搜索
רҵίԱ�� ��Աע�� ���³�����
工作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工作报道

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邓铸教授为大学生开设网络直播讲座 ——《距离总能产生美吗?——疫情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与理性智慧》

发布时间:2020-06-03

2020年531日,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邓铸教授在线为大学生开设了《距离总能产生美吗?——疫情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与理性智慧》讲座。此次讲座是由江苏省仙林、江宁大学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逆境携行,你我同心”系列心理讲座的最后一期,讲座由南京医科大学郑爱明教授主持。

邓铸老师首先说,“伟大的中国人民表征了一个伟大的共生时代!”,他认为我们应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医护人员、科学家和广大人民致敬,他们为中国取得抗疫战略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看,国际范围内的疫情还处在爆发期,疫情后时代还远未到来。

邓铸老师从三个方面来谈心理距离与人际理性智慧。首先从疫情期间各种关系的变化,包括家庭关系、亲密关系以及返校后的舍友关系谈起,帮助梳理冲突背后的心理机制。同时也提醒大学生,人生必须经历一系列危机期,并在自我探索中成为更加成熟的社会个体。其次,介绍了自我空间与心理距离的概念及其特征。邓老师很形象地以“地球—太阳—宇宙”隐喻自我空间的个别差异,认为人站在不同的层次、高度,感受到的自己和世界就不一样。他从人类学家霍尔(E.Hall)的人际距离理论出发,阐明人际的物理距离实际上是由心理距离决定的,二者成反比关系。他用一组相互包含的椭圆图示形象地说明了自我空间在强度、大小、可塑性特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帮助我们清晰看到当自我空间过大且缺乏弹性时,常常会引发与他人的冲突。最后,邓老师主要提出了应对冲突的独特策略。他认为冲突并不可怕,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既要把握规则底线,也要充分展示善良本性,以辩证理性去把握人际的需求关系和处理方式。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学生同学们不过分关注自我、提高共情能力、把握规则底线在人际关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整场讲座引经据典、形象生动,既有理论深度又通俗风趣,给听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累计直播观看人数为5705人次。回答完听众的问题后,本场讲座顺利结束,感谢主办单位和技术人员的辛勤付出。(扫码即可回看)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