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רҵίԱ�� ��Աע�� ���³�����
工作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工作报道

江苏省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工作论坛

发布时间:2020-11-11

20201030日至111日,江苏省心理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在晓庄学院方山校区顺利召开。1031日下午,大会举办了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工作论坛,来自全省高校的数十位心理健康教育同行们在行知楼204室齐聚一堂,分享成果,探讨工作。

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费俊峰在论坛开始前致辞,秘书长、南京农业大学李献斌主持了工作论坛,南京医科大学郑爱明等9位报告人先后报告了工作和研究成果,与会人员现场积极互动、热烈讨论,共同收获成长。

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农业大学李献斌主持工作论坛。



南京医科大学郑爱明报告了《大学生抑郁症筛查与干预体系探索》研究进展。该研究为贯彻国家卫计委对学生抑郁症的普查精神,及早发现和预防学校危机事件,学校和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心理评估对某一高校大学生进行普测,整合高校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临床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等人员,对测试结果进行分类分层干预,探讨高校如何筛选、识别和干预抑郁状态的大学生的预警干预方案。

苏州大学王静报告了《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线上心理剧团体干预效果》。该研究对3个实验组分别开展4-6次(90分钟//周)线上正念自悯、心理情景剧和心理剧团体训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后测量,比较疫情期间线上正念团体、心理情景剧团体和心理剧团体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疫情时期网络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不同方法对大学生不同心理问题的改善具有独特优势。

淮阴师范学院任燕报告了《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线上焦点解决团体干预效果》。该研究探讨线上焦点解决团体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对实验组进行连续6周,每次90分钟的线上焦点解决团体干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后测量和追踪测量。结果显示,经过6周干预,实验组在社交焦虑、疏离感量表的后测得分显著降低,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未达显著差异,对照组各项量表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


南京理工大学朱逢九报告了《疫情下的哀伤心理咨询》研究进展。该研究分析了疫情下的哀伤心理咨询特点,指出对疫情中的丧亲者提供哀伤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地适应哀伤,走向整合,减少出现复杂性哀伤的可能;同时,由于疫情中丧亲的突发性、复杂性,给哀伤咨询也带来挑战。



南京工业大学张晓文报告了《PM+在校园危机干预中的应用》。该研究表明,问题管理家(PM+)以CBT为核心理念,聚焦“问题管理”而不是“问题解决”,对遭遇困境的受助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效果显著,在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南京师范大学曹加平报告了《与自杀对话——大学生自杀干预的叙事实践》。该研究从叙事的视角理解自杀,认为自杀是一个问题,更是一个改变的信号;自杀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而非目的。自杀的叙事干预实践:从对抗到外化和对话,探索“自杀”的历史、影响、应对方式,发现例外,发现“自杀”背后的期待和希望,解构自杀背后的主流观念,重构生命意义,拓展社会支持,塑造积极自我认同。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袁忠霞报告了《网络一次单元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与挑战》研究成果。研究显示,网络团体心理辅导有着不受空间限制,带领者更稳定更指导,成员少有被观察焦虑等优势,但因为网络团体环境的不确定性,网络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成员,带领者不能同时看到各个小组情况,这些变化对团体带领者和成员、网络团体工作的设置、协同带领者的配合等都形成巨大的挑战。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李洋报告了《公安机关民警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咨询师培养》。该研究从公安机关心理咨询师队伍现状分析入手,剖析了公安机关心理咨询师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安机关心理咨询师素质提升的路径与方法,对公安民警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给出对策建议。


河海大学阎明报告了《ACT取向意义摄影网络团体对大学生生命意义建构的作用》。该研究通过质性分析,表明考察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取向意义摄影网络团体对大学生生命意义建构产生积极干预效果。

参加工作论坛的人员合影留念。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