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רҵίԱ�� ��Աע�� ���³�����
心理保健园
您的位置:首页>科普园地>心理保健园

你并不孤独,只是没学会独处

发布时间:2019-07-03

对很多人来说,独处是一种真切的折磨。但对另一些人而言,独处却是无比的享受。

 

那么,独处究竟有何意义?

 

 

《空谷幽兰》里说:只有当我们独处时,我们才会更清楚的意识到,我们与万物同在。

 

《雪洞》里说:我从没感觉到寂寞,连一分钟也没有。

 

《在西伯利亚的森林中》里说:我竟然从没思念过以前拥有的任何东西。

 

1、在孤独中享受奢侈的朴素

 

西尔·万泰松,法国作者、记者、旅行家。2010年,他在贝加尔湖畔的西伯利亚森林的小木屋里居住了六个月,写了这本名为《在西伯利亚森林中》的书。

 

小木屋离最近的村庄至少120公里,在那里他没有邻居。冬季,气温会降至零下30摄氏度;夏季,熊在湖岸陡坡出没。 

 

从这本书里感受到的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奢侈的朴素。大部分日常消费品都由自己亲手制作或采集,吃住虽然朴素,感受却是奢侈。这里需要做的和体验的事情虽然不多,但每一样体验都很有深度,这也是在朴素中感受奢侈。

 

他在书中写到:今天,读了很多书,听着《田园交响曲》在维也纳般的阳光下滑冰三小时,钓到一条红点鲑鱼,收集到半升鱼饵,透过红茶的雾气观望窗外的湖景,在十六点的阳光下小睡一会儿,锯开一段三米长的树干,砍了两天用的柴,煮了一道荞麦粥,美美地吃了,感觉天堂不在别处,就在这一切的和弦之中。

 

冬天,每当下雪的时候,他的小木屋就成了完全与世隔绝的地方。每天来问候他的只有山雀,每天早上有山雀出现在小木屋窗前的时候,他都会感到一阵欣喜,他说见到山雀出现已经成为我生命的幸福源泉。

 

他说:一个人得与他那可怜的物质财富长期相处,才能学会爱其中的每个物品。很快,投向刀、茶壶和灯的深情目光转移到了构成它们的物质元素上:勺子的木料,蜡烛的蜡,火焰。物品的本性显现出来,我似乎能感知它们本质的秘密。我爱你,酒瓶,我爱你,小折刀,还有你,木头铅笔,你啊,我的茶杯,你,我的茶壶,你像一艘受伤的船一样冒着烟。

 

有时会有一种什么都不想做的愿望。我在桌旁已经坐了一小时,监督着阳光在桌布上的游移。光线使它碰触的一切变得高贵。树木、书脊、刀柄、面容的曲线和时间流过的轮廓,甚至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

 

正午,我专注的看雪飘落在雪松树上。我竭力全心浸润在这一景象之中,尽量追随绝大多数雪花的飘动。这项练习相当费力。而有些人竟然把这视为无所事事。

 

在这里,我生活在一个可预见的王国里。流逝的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镜像,也是第二天的素描。时辰的变换体现在填空的色彩、鸟儿的来去,以及难以察觉的千万个细微之处。当人类世界不再发出信号时,雪松叶簇上的一缕新色调、雪地上一道投影都成为值得重视的大事件。

 

我在零下三十五摄氏度的低温中砍着树。回到小木屋时,温暖的感觉仿佛是一种无上的奢侈。经受严寒之后,火炉旁伏特加喷出的声响而带来的快乐远超过在威尼斯运河宫殿的小住。茅屋也能忝列于宫殿之间,这是住惯皇家套房的人永远不会懂的。

 

正如里尔克所说: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你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作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

 

 

2、我获得了一种内心的真正的自由

 

故事的女主人公在海拔13,200尺的喜马拉雅山雪洞里,进行了长达十二年的独居与修行。

 

丹津巴默,英国人,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青春年少时有过短暂的虚荣追求,但从二十一岁起便放下尘缘,前往印度,追随藏传佛教上师,成了一名比丘尼。后来,丹津巴默便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雪洞闭关。

 

她修行12年的洞穴不是山边的一个深洞,没有园整的入口,没有平滑的泥土地,也不能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原始居住环境,这个洞穴非常贫乏。它只是山崖壁上的一个突起,其他三面暴露在外。洞顶呈倾斜状,人在里面直不起身,必须弯着腰。这个洞穴最多只是一个简易的避难所,里面小的可怜,最宽处只有十尺宽六尺深。

 

然而,在这里,她从33岁生活到了45岁。

 

每天只吃一顿午餐,相同的食物,米、木豆、蔬菜。冬天夜晚温度低到零下35度,伴随着号叫的风声,冰雪在洞口堆积。但她也只是在中午烧一次炉火,煮午饭。洗澡很简单,不过一个水桶而已。在洞穴里,没有电视机、收音机、音乐、小说。事实上,除了宗教书籍外,什么书也没有。她彻底远离任何形式的娱乐活动。在所有世俗享受中,最极端的是她连一张床都没有。这并不是因为洞穴里放不下一张床,而是她不要床铺。她追求的是最严格的修行方式,她训练自己不睡觉。在这个洞穴里,她从不曾躺下过,她每天晚上都是笔直的坐在冥思座上。

 

她说:我不缺任何奢侈品,我拥有所需要的一切。

 

如果说,这一切与物质、舒适生活、娱乐消遣有关的生活,她都可以不需要,但她还得面对最艰难的一项苦修。那就是孤独。

 

夏天,她偶尔会看见一位牧羊人,有时某个朋友会访问她一两天。但每年大部分时间她都是独自一人,在冬天大雪封山的日子里,大雪将她与外界完全隔绝开来。而最后在洞穴的三年里,她几乎没见过任何人。只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而她说:我从没有感觉到寂寞,甚至一分钟的寂寞也没有。

 

然而,除了孤独外,她还得面对疾病。

 

在洞穴里,她常常发炎,然后发高烧,但没有任何医疗,她就那么活下来了。有一次,她长期闭关,结果帮她运送简单食物的人没有如期而来。她没有选择,只有依靠剩余粮食,勉强维持,几个月后,食物更加稀少。虽然她活了下来,但已是命悬一线。

 

她说:藏人有句谚语如果你该生病,你就生病;如果你该死去,你就死去。

 

比面对疾病更可怕的是直面死亡。

 

一年冬天,大风雪持续了七天七夜,冰雪越积越高,超过了她的洞门。直到她意识到自己被活埋了。一天天过去,没人来救她。在这段时间,她做了最后与最大的修炼。她仔细的观想,自己的身体在土地里腐化了,活在火葬的热度中融化了。如此观想带来的影响可分为两部分,它减轻了死亡来临时的惊吓,也理清了剩余生命中重要事情的顺序。

 

她说:我真正觉得自己要死了,而我有许多时间来思考它。很有趣,我并不担忧。我想:如果我该死,那就死吧。我不害怕,看看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这真是太精彩了。

 

离开洞穴后,巴默重新走向人群,却丝毫没有在与人相处时变得困难。她说:我获得了一种内心的真正的自由,这是在我闭关前从不曾体验过的。那是一种内在的真正平静。我想这种自由是出自一种自足,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会向外相上寻找原因。现在我注意到,自己对于所有发生的事情,不论它们是属于外相还是内相,我内心对其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有时,这种感觉就像置身于一栋巨大的空屋中,而所有的门窗都大敞四开,风不受任何阻碍的吹来吹去。

 

她最后的这段总结极具启发性,即什么才是内心的真正的自由。而得到它就是这12年独处修行的终极意义。

 

 

 

3、追求并找到生活中独处的乐趣

 

作者波尔·波特,美国人,他1972年前往台湾,在一个寺庙里生活了三年。三年后,他离开寺庙,隐居在一个山村里,开始着手翻译一些中国古代隐士的书。最终他决定亲自前往大陆寻访中国隐士,即使他根本不知道是否还能找得到。

 

何为隐士?

 

隐士是不受幻想和习俗强加于人的各种价值观念左右的人,一直是中国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承载了中国文化最古老的价值观。

 

虽然看完整本书后,我发现比尔寻访到的其实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隐士,但整个寻访过程,以及寻访中遇到的久居山中或寺庙的出家人(包括和尚、道士、尼姑和道姑)都是长期独处的人。

 

比尔说:他们都很清贫,但是他们的微笑,使我们觉得自己遇见了中国最幸福、最有智慧的人

 

在华山他遇到一位出家60年的谢道长,向他请教修道的方法。谢道长说:老子说:修静和不偏不倚。要自然,自然的意思就是不强求。当你自然行事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但为了了解什么是自然的,你必须修静。

 

正如比尔在文章开篇所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像鼓励西方读者那样,鼓励中国读者追寻并找到生活中独处的乐趣 - 不是离群索居,而是因为更深的觉悟和仁慈。

 

复旦的陈果说:

 

孤独与寂寞不是一回事,孤独是自成世界的一种独处,孤独是一种完整的状态,所以,孤独者是自成世界、自成体系,表现出一种圆融的高贵,他们没有一个缺失的遗憾。

 

对于不同的人,自成世界与自成体系自是不同,就像文中所分享的那样。

 

于我而言,在最近这样的独处中,我有了更多阅读与思考的时间,有了更多聚焦阅读与深度思考的可能。虽也羡慕外面满溢的春之气息,但也能感觉到自己精神的精进与心灵的日益丰盈。我想,这就是独处对于我的意义。

 

相信我,其实你并不孤独,只是没学会独处。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