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רҵίԱ�� ��Աע�� ���³�����
心理百科
您的位置:首页>科普园地>心理百科

何为“剩女”?

发布时间:2018-04-03

“剩女”这一词汇,带着对现代女性非婚姻价值的否定与对现代人娱乐心理的满足,广泛传播于网络与各大媒体之中。何为“剩女”?“剩”即剩下的、多余的,在词汇的表达上带着一种贬义色彩,折射出社会对“剩下来的女性”一种无奈的调侃。20078月,教育部公布了171个汉语新词,“剩女”作为其中之一,被赋予了这样的解释:高收入、高学历、高智商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① 现实中,他们还被描述为“3S女人”:Seventies(多数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Single(单身)、Stuck(被卡住了)。

在佳偶难觅的叹息声中,我们看见的是一群具有强烈自我意识、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高知女性。她们的这种“剩女”婚恋形态,既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个体多元化自主选择的结果,又体现出一种别无选择之选择的无奈,二者的不可调和性呼唤整体时代之价值重构

当前,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大量的选择可能性,多种选择的可能意味着机会。可是,一旦各种选择都成为机会时,不经意间便产生了无数机会主义者。

按照机会主义的逻辑思路,对于“剩女”而言,选择结婚的动机已异于传统社会中的女性。传统社会中,女性迫于经济安全的需要,将自己的感情、生育能力、青春美貌作为成本与婚姻配偶交换温饱生活。从某种意义而言,婚姻对于传统女性意味着生存的选择,或者说是没有选择的选择。现代社会中的三高“剩女”,以竞争的姿态与男性共占职业舞台,实现了经济独立、人格独立,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看,婚姻可以让“剩女”们获得什么收益呢?显而易见,除了基于感情上的付出而获得的感情收益,其他全无。可是,感情并非经济,不可量化,婚姻中付出多少感情,回收多少感情无从计算,因此往往容易被忽略。但是,婚姻中因为对家庭的投入而放弃的事业发展机会、对孩子的教养而放弃的休闲娱乐时间,都是只见投入未见产出的现实,这也让“剩女”们望而却步。在机会主义当道的今天,选择“剩”下来,也许是一种计算的结果。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