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רҵίԱ�� ��Աע�� ���³�����
心理百科
您的位置:首页>科普园地>心理百科

米纽钦及其家庭结构治疗

发布时间:2022-09-21

                                                                  

    萨尔瓦多·米纽钦(Salvador Minuchin1921-2017),犹太人,1921年出生于阿根廷。上世纪30-40年代的阿根廷还处于军政府时期,腐败、独裁、压制民主是那个时代的既定规则。大学时代的米纽钦加入了与之抗争的队伍,后被关进监狱,成为政治犯。这是米纽钦不为很多人所知的一个重要经历。被释放后,他辗转以色列、美国,先后成为儿科医生及儿童精神科医生。

1952年,米纽钦到以色列去帮助那些在大屠杀中流离失所的儿童,以及从阿拉伯国家移民来的犹太人。两年后,他又回到美国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并担任纽约市郊一所收容不良少年的学校的心理咨询师。他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来自支离破碎的贫困家庭,于是他和同事开始试图发展特殊的理论和技术以帮助这些孩子。他们找到了一套改变家庭脉络而并非针对不良少年个人性格或行为问题的治疗方法,并将实践的和研究的成果刊载于《贫民窟中的家庭》(Families of the Slums : An Exploration of Their Structure and Treatment )一书中。1974年,米纽钦出版《家庭和家庭治疗》(Family and Family Theraoy),详细阐述了他的家庭结构治疗理念;1978年,他出版《身心症家庭》(Psychosomatic Families),展示了家庭结构治疗在处理神经性厌食症中的有效性。1975年卸任费城儿童辅导中心主任后,米纽钦将大部分精力投入教学、咨询、督导、写作以及在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员面前展示其激动人心的技术,之后还成立了米纽钦家庭治疗研究中心

在米纽钦看来,每个家庭都有其隐形的结构,往往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是由于这个家庭的结构僵化、结构本身出了问题导致的。简单地说,就是这个家庭既定的规则出了问题,而他所倡导的家庭结构治疗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咨询室中挑战这个家庭的既定规则。比如他注意到,一群患有糖尿病的儿童本来在医院里病情控制的很好,可一旦被送出医院住回家里,过不多久,他们的病情就会加重,然后又被送回医院,如此反反复复。于是,米纽钦成立了一个跨专业的团队对此开展了为期10年的研究,这个团队由精神科医生、儿科医生、心理学家组成。他们发现,患有厌食症的儿童家庭往往具有下述特征:

1)人际纠葛。家人之间的互动极度密集且亲近,界限不清;

2)过度保护。成员间高度关注彼此的福祉,对来自家庭成员的各种信号过度敏感,因此很难发展自主权;

3)互动僵化。致力于维持现状,坚守互动习惯模式,拒绝作任何改变;

4)无视冲突。家庭成员非常重视意见一致以维护和谐,存在的问题焦点往往被模糊,觉得没有必要争执,因此也就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家庭结构的形成是成员间反复互动的结果。例如,面对孩子第一次考试不及格的情况,我们不清楚每个家庭成员会做什么。孩子会受到惩罚吗?会激起父母之间的争吵吗?然而,角色行为很快被确定下来了,事情的呈现变得千篇一律并可预测。只要考试不及格,就会挨父亲的一顿打,而母亲会指责父亲从来不管孩子,只会打孩子等,这样就形成了比较糟糕的家庭行为模式,在这个行为模式中只改变哪一个人是没用的。家庭结构一旦建立,它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我们会看到问题家庭的行为模式难以改变,它会持续地对孩子发展造成伤害。

        上述所说的厌食症儿童,有问题的不是孩子,也不是这个家庭的具体成员,而是这个家庭的整体结构存在缺陷。在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关注的问题不应该局限于某个病人(往往是家庭成员赋予的标签)身上,病人身上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单单是其自身的问题。在与家庭成员对话和提问的过程中,将系统剥离开,一层一层地去发现家庭关系的问题,用家庭成员的力量去帮助彼此,进行结构重建。

供稿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读研究生 金嘉怡;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邓铸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