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动机与社会性发展,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学生适应性的成就动机和社会行为构成了其健康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科学研究的前沿性,同时促进科学研究发现落地并服务于教育实践的有效性和适切性,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于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在江苏南京召开“成就动机与社会性发展: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会议主题:
成就动机与社会性发展: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会议内容:
1. 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
2. 跨越大洋的学术对话:海外青年学者主旨报告
3. “冉冉新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青年学子学术沙龙
4. “心里”回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育人小故事分享
5. 与江苏省心育名师面对面:心理教师的自我安放与专业成长
会议对象:
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省及邻省各地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从事心理健康相关工作的中小学教师等。
会议组织:
主办: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
承办: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研究所
会议地点: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心理学院
会议费用:
本着“鼓励参与,经验分享”的宗旨,本学术年会不收取会务费。
参会人员的往返交通费及会议期间的食宿费自理。
会务组联系方式: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龚老师 18115198520 gongxmpsy@njnu.edu.cn。
会议时间及内容:
日期 | 时间 | 主题 | 地点 |
12.21 (周六) | 14:00-17:30 | 代表报到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0 |
19:00-20:00 | 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会议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08 | |
12.22 (周日) | 8:30-9:10 | 大会开幕式 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邓铸教授致辞 全体代表和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主持人: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 陈陈教授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08 |
9:10-10:30 | 跨越大洋的学术对话:海外青年学者主旨报告 特邀嘉宾: 张心玮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博士后) 陈杉婷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08 | |
10:40-12:00 | “冉冉新星”青年学子学术沙龙 主持人: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点评人: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08 | |
12:00-13:30 | 午餐与午间休息 |
| |
13:30-15:30 | “心里”回声:育人小故事分享会之一 主持人: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点评人:夏春娣教研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心育教研员、江苏省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心理特级教师)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08 | |
13:30-15:30 | “心里”回声:育人小故事分享会之二 主持人: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点评人:杨静平正高级教师(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正高级心理教师、江苏心育名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412 | |
15:30-17:00 | 与江苏省心育名师面对面:心理教师的自我安放与专业成长 夏春娣教研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心育教研员、江苏省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心理特级教师) 杨静平正高级教师(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正高级心理教师、江苏心育名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08 | |
17:00-17:10 | 大会闭幕式 主持人: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 陈陈教授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08 |
注:“冉冉新星”青年学子学术沙龙和“心里”回声:育人小故事的投稿截止时间延长至2024年12月15日(周日)下午6点,投稿信息详见之前的推文链接。
特邀嘉宾:
张心玮 博士
陈杉婷 博士
夏春娣 教研员
杨静平 正高级教师
杨静平老师,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正高级心理教师,江苏心育名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志愿者,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杨静平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秦淮区家庭心理健康服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南京心理学会理事,南京市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23年行业导师。杨老师从教34年,奋战在心理教育一线,《大国母亲课程》和双陪伴家庭心理教育模式的创始人,提出“天下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也是天下父母的孩子”、“我们正走进合育时代”等新理念,线上线下服务国内外家庭和个体约1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