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

发布时间:2024-12-04

成就动机与社会性发展,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学生适应性的成就动机和社会行为构成了其健康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科学研究的前沿性,同时促进科学研究发现落地并服务于教育实践的有效性和适切性,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于20241221日至22日在江苏南京召开“成就动机与社会性发展: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会议主题:

成就动机与社会性发展: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会议内容:

1. 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

2. 跨越大洋的学术对话:海外青年学者主旨报告

3. “冉冉新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青年学子学术沙龙

4. “心里回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育人小故事分享

5. 与江苏省心育名师面对面:心理教师的自我安放与专业成长

 

会议对象:

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省及邻省各地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从事心理健康相关工作的中小学教师等。

 

会议组织:

主办: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

承办: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研究所

 

会议地点: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心理学院

 

会议费用:

本着“鼓励参与,经验分享”的宗旨,本学术年会不收取会务费。

参会人员的往返交通费及会议期间的食宿费自理。

 

会务组联系方式: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龚老师 18115198520 gongxmpsy@njnu.edu.cn


会议时间及内容:

日期

时间

主题

地点

12.21

(周六)

14:00-17:30

代表报到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0

19:00-20:00

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会议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08

12.22

(周日)

8:30-9:10

大会开幕式

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邓铸教授致辞

全体代表和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主持人: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 陈陈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08

9:10-10:30

跨越大洋的学术对话:海外青年学者主旨报告

特邀嘉宾:

张心玮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博士后)

陈杉婷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08

10:40-12:00

“冉冉新星”青年学子学术沙龙

主持人: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点评人: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08

12:00-13:30

午餐与午间休息

 

13:30-15:30

“心里”回声:育人小故事分享会之一

主持人: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点评人:夏春娣教研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心育教研员、江苏省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心理特级教师)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08

13:30-15:30

“心里”回声:育人小故事分享会之二

主持人: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点评人:杨静平正高级教师(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正高级心理教师、江苏心育名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412

15:30-17:00

与江苏省心育名师面对面:心理教师的自我安放与专业成长

夏春娣教研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心育教研员、江苏省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心理特级教师)

杨静平正高级教师(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正高级心理教师、江苏心育名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08

17:00-17:10

大会闭幕式

主持人: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 陈陈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08

注:“冉冉新星”青年学子学术沙龙和“心里”回声:育人小故事的投稿截止时间延长至20241215(周日)下午6点,投稿信息详见之前的推文链接。


特邀嘉宾:

张心玮 博士

张心玮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CHamP实验室(Culture and Health Promotion of Minority Youth & Families Lab at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博士后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理学学士、美国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心理学硕士、美国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比较与国际教育哲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儿童和儿科研究中心(Child Study Center and Pediatrics at Yale School of Medicine)博士后。张心玮博士致力于促进亚裔移民和亚裔美国人社区的教育、心理健康和种族公平的研究,研究兴趣包括理解亚裔移民和亚裔美国青少年及其家庭的文化适应、种族歧视、关于种族的教养社会化、教育和福祉。



陈杉婷 博士

陈杉婷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系(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Florida)助理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心理学专业文学学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人类发展和家庭科学哲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教育学院和社会政策系(School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Policy Department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博士后。陈杉婷博士关注如何通过改变社会文化因素(如种族相关的社会化、社会支持等)和生理行为因素(如睡眠、皮质醇和非稳态负荷等),进而提升处于不平等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她的研究工作整合纵向追踪法、日志法和生态瞬时测量等,以期理解发展机制的短期和长期效应。



夏春娣 教研员

夏春娣老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心育教研员、心理特级教师。江苏省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苏省教育厅“润心”行动工作专班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江苏理工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常州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陶研会女生教育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夏教研员从事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0余年,涵盖不同学段和不同类型的学校,曾获评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卓越人才”,曾公派到新加坡任教3年,期间多次受新加坡教育部邀请为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教师作德育专题讲座。



杨静平 正高级教师

杨静平老师,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正高级心理教师,江苏心育名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志愿者,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杨静平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秦淮区家庭心理健康服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南京心理学会理事,南京市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23年行业导师。杨老师从教34年,奋战在心理教育一线,《大国母亲课程》和双陪伴家庭心理教育模式的创始人,提出“天下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也是天下父母的孩子”、“我们正走进合育时代”等新理念,线上线下服务国内外家庭和个体约100万人次。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   
版权所有 | © 201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苏ICP备18012684号 Designed by Wan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