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4日上午,江苏省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南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傅宏教授、秘书长邓铸教授,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董存田教授、崔景贵教授,省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全体专家,省内高校心理学学科专业研究机构代表以及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师生170多人参加会议。
本届年会由省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办,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承办,江苏理工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常州市心理学会和常州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协办。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董存田教授在年会开幕式上讲话,对与会专家代表表示诚挚欢迎,并简要介绍该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概况。本届年会主题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6位知名专家、高校代表分别做主题报告或专题发言。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江苏理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蒋波教授,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苏州科技大学韦洪涛教授,分别主持开幕式、专家报告和代表发言。
第一阶段:三位专家主题报告。傅宏教授、张明教授、邓铸教授等三位专家在主题报告中就应用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现状与趋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以及专业建设的核心理念与方法创新,进行深刻精辟的阐述。
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傅宏教授做《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关于学科发展方向的反思》学术报告,主要包括应用心理学专业现状与基础、学科发展趋势——国际化视野下的心理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三方面。傅宏教授指出,应用心理学专业自1993年设立以来发展成果显著,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淀了很多问题:(1)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如何设置才更加合理;(2)如何合理专业布点,各专业点在培养过程中应如何分工合作;(3)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占多大的比重;(4)硬件、师资不足的问题应如何解决;(5)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如何实现?从专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多年的成就需要得到系统总结,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得到有效解决。1.基础训练不充分,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基础、实验、统计方法等训练不足,影响专业思维);2.专业规范不完善,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很多课程因人而设,不考虑现实需要);3.教师团队不协调,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许多老师教学内容相互不衔接,甚至冲突);4.专业应用性不强,与现实社会需求脱节(部分教师仍然存在重科研、轻实务、方法保守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缺乏系统应用能力训练,很多学校实践、实训就是自由活动);5.学生培养缺乏国际化视野,很多内容过于陈旧,不能适应时代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傅宏教授提出三方面解决建议,一是统筹协调,形成专业规范,增强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可以参考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咨询师标准的一些做法);二是重点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专业应用技能交流、大赛,培养一批真正能够担纲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培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三是进一步强化省内学科同行之间的互动交流机制,通过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争取形成真正能够影响江苏的特色专业结构等。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明教授做《应用心理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思考》学术报告。张明教授指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质量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专业课程设置上的不精不专,硬件、软件和实践基地的建设不达标,偏理论知识讲授、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加强和改进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需要思考:(1)如何根据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和学校优势重点,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专业方向?(2)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大的优势?各高校应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继续深造和就业的不同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它的“应用”性特点,决定了实践能力在大学生专业素养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张明教授认为,应用心理学课程设置除了要符合国标要求外,还要自主安排模块化教学,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专业基础课程要理论联系实际,专业方向课程要注重专业技能养成,实习实践课程要注重实战能力培养。
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邓铸教授做《新生专业导论课——从心理学的专业认同开启学生的自我建构之路》主题报告。结合自主开设新生专业导论课的实践,邓铸教授着重就应用心理学专业是什么、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什么、应用心理学专业做什么三个问题展开报告。他指出,要从史话、唯物、生活三个角度深入了解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本内涵,建议从基础、方法、模块三个方面系统学习学好应用心理学专业,最后,他指出可以从教育、健康、设计、管理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拓展拓宽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第二阶段:三位代表主题发言。崔景贵教授阐释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建构策略,朱兴国博士简要介绍南通大学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概况,张长英副教授简要介绍美国高校本科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
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崔景贵教授作《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建构》主题报告。就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科学建构人才培养模式两个问题畅谈自己的研究与思考。崔景贵教授指出,应用心理学是充满希望、希望无限的生态事业、朝阳产业、绿色行业、人本专业和阳光职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应着力培养专业卓越、人格大写健全的现代“心理学人”,即真正懂心理学、爱心理学和用心理学的现代人,是有特长、人格优、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崔景贵教授简要介绍了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四种基本类型与基本特点,分析现有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课程体系设计更加全面,教育教学形式日渐丰富,教育评价策略日益多元;问题主要是专业方向设置比较模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高,专业师资团队培育不足。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积极运用当代心理学的新理论、新成果,促进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勇于探索创新,总结成功经验,反思教学实践,坚持追求卓越,建构真正适切本土文化的、具有各自个性与气派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建构高起点、有特色、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重点关注的课题,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坚持行动导向的基本原则,把握改革创新的基本策略。
南通大学教科院心理学系书记朱兴国博士作《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分享发言。南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目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硬件建设发展较快,建有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交通运输部主干学科平台各1个。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主要分为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培养层次。按照教指委专业设置标准进行课程设置,目前正以分类培养与术业专攻相结合为导向,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优化本科生导师制、拓展学生视野等几个方面着手,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载体、以精进论坛为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在学科建设方面,以团队建设为抓手,在四个方向建立学科教学与科研团队,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在社会服务方面,参与南通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等做出了应有的专业贡献。在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学生考研率,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张长英博士作《美国高校本科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启示》专题报告。结合自己在哈佛大学一年的访学见闻,张长英博士指出,美国高校本科心理学专业发展强调心理学专业技能、自我评估、研究素养、团队合作和职业生涯的发展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研究性和实践性的双重培养,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分配置和考核评价上。这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心理学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形成有计划、系统性的培养目标;完善基础理论型、实践性课程设置;发展多样化、阶段性的考核方式;精心设计和采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等。
第三阶段:主题对话交流。与会师生就《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心理学?》主题展开气氛热烈的对话交流。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师范大学李梅教授主持互动交流活动。南京晓庄学院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其平教授、万增奎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吕航副教授、盐城师范学院张军华副教授、淮阴师范学院常蓬锦博士、宿迁学院龚永刚副教授等分别发言,分享了自己学习研究心理学的体会和感悟,殷切勉励在座的学生理性认识、积极对待应用心理学专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奋发进取,为我国心理学事业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场的心理学专业多位学生也分享了自己专业学习的心得体会。在场观众积极响应,踊跃发言。最后,在李梅教授的带领下,全场师生一同做起手语操,唱响对心理学专业美好未来的憧憬,将对话交流活动推向高潮,本届年会圆满落下帷幕。
年会期间,召开专家工作会议。6月3日晚上,江苏省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在江苏理工学院30号楼第二会议室召开2016年专家工作会议。傅宏理事长、邓铸秘书长、崔景贵教授、张明教授、蒋波教授、韦洪涛教授、任其平教授、万增奎教授、胡维芳教授、吕航副教授、朱兴国副教授、张长英副教授、常逢锦博士、张军华副教授、龚永刚副教授等15位领导、专家委员、高校代表参加会议。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崔景贵主持会议,通报了教学年会基本议程,秘书长蒋波教授介绍了拟定的2016年两项活动初步方案。与会人员集中讨论了教学工作委员会重点工作方案,一致认为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举办专业活动很有必要,要尽快修改完善和细化心理学专业青年教师微课竞赛及学生学术论文大赛工作方案,各高校要积极发动师生参与,协力协作支持,力争取得圆满成功。教学工作委员会要秉承“研究教学、服务教学和引领教学”的宗旨,注重系统规划,开展系列活动,全面推动和积极推进江苏高校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升。
本届年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员参与、积极互动、亮点纷呈,得到与会领导、专家和心理学专业师生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