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5日-12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心理系Andrew J ∙ Elliot教授应江苏省心理学会邀请,来宁进行学术交流。11月8日下午2点,Elliot教授为省心理学会广大会员师生进行了主题为“Competition and Achievement-relevant Outcomes: A Hierarchical Motivational Analysis”的学术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Elliot教授主要从事人类趋向和回避动机、社会动机及心理健康研究,是罗切斯特大学心理系“趋向-回避动机实验室负责人。他主要的研究兴趣在于趋向-回避动机的层次模型(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motivation),检验成就动机和社会动机的先行变量、结果变量及其发展。他的研究兴趣还包括自我、动机、成就、社会联系及颜色心理学等。1991年至今,Elliot教授在成就动机和颜色心理学领域发表了著作200多篇,绝大多数文章都发表在心理学,特别是人格、社会和教育心理学的顶级期刊上,诸如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Bulletin、Educational Psychologist和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等。1998年以来,Elliot教授先后担任了众多心理学顶级期刊的编辑、副主编、顾问编辑、客座编辑和专辑编辑,这些期刊包括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Psychological Sci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Emotion Review及Journal of Personality等。
讲座一开始,Elliot教授幽默风趣地介绍了自己从事动机研究的历程和三次访问中国的不同经历,迅速融洽了与在场师生的关系,引起了听众浓厚的兴趣。随后,Elliot教授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竞争为切入点,介绍了竞争的含义与类型,提出了竞争对与成就相关的各种结果的作用及其意义。紧接着,Elliot教授介绍了他提出的成就目标模型,并运用该模型下的成就目标类型来揭示竞争对与成就相关的结果之间看似不相关的关系。最后,Elliot教授从自己近期的系列研究入手,分析了竞争、成就目标及其对成就情境下个体行为表现的影响,并提出:未来研究不仅需要进一步探究竞争与成就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中介或者调节变量,从而深入理解个体如何在竞争背景下发展出不同的成就目标;而且需要深入探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成就目标,尤其是表现回避目标的功能。
该讲座从竞争概念引入、通过动机理论模型的阐述,到系列实证研究的支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深入揭示了三种竞争类型(即竞争特质、感知到的竞争环境和操作性的竞争)如何通过表现趋向和表现回避目标的中介作用来实现对成就表现的影响。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在座的师生们根据讲座内容以及自己生活和研究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从成就目标和竞争等多个方面与Elliot教授进行了热烈且有深度的学术交流。此次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的平台,而且激发了大家的学术兴趣,开拓了研究思路。
11月10日下午2:00,Elliot教授还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进行了题为“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chievement Goal Models”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邓铸教授主持。首先,Elliot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如何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开展一项有意义的研究。他强调,在研究之初,应该通过大量深度阅读梳理相关领域的历史、理论沿革,积累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从中寻找可突破的点。其次,Elliot教授介绍了自己提出成就目标模型的来龙去脉,强调了趋向-回避动机研究的文化差异,鼓励同学们更多采纳掌握趋向目标引导自己的学习。在座的同学们对教授的讲座报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就讲座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提出问题。最后,邓铸教授代表学会对Elliot教授的讲座致以谢意,同学们还精心准备了鲜花送给Elliot教授。与会的省心理学会会员师生们一致认为,参加这样的学术报告会,和国际级学者面对面交流,不仅大大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学术兴趣,还加深了对心理学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