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11 日,江苏省心理学会以 “强化阵地建设,守好心理领域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为核心议题,召开党建工作扩大会。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党建引领筑牢学会发展思想根基,进一步统筹推进学会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学会党支部书记邓铸主持会议,党支部副书记贾林祥、任其平,组织委员施聪莺,宣传委员谢久书,以及沈永江、张明等学会领导班子成员共同参会。此次 “党建扩大会” 扩大了议事范围,有效凝聚工作共识,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部署覆盖学会核心管理层面。
会上,邓铸同志代表党支部首先回顾总结了学会上半年在党建引领下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据介绍,学会在学术活动中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审查机制,对各类研讨会、论坛的议题方向、嘉宾背景及内容纲要进行前置审核;同时加强科普宣传平台管理,围绕学会官网、微信公众号等阵地发布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心理学科普内容,并积极探索网络空间思想引导路径,针对公众关注的心理热点问题组织专家开展理性解读。在肯定成效的同时,会议也直面工作薄弱环节,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部分学术交流活动前期意识形态风险预判精准度不足,对跨领域议题可能涉及的思想导向问题考虑不够周全;新兴网络平台(如短视频、直播账号)的舆情应对机制有待完善,存在监测响应不够及时、处置流程不够规范的情况;此外,党建与意识形态工作的联动机制需进一步强化,部分班子成员对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建重要内容” 的认识仍需深化。
围绕 “强化阵地建设,守好心理领域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主题,参会人员结合学会党建工作与业务实际展开热烈研讨,形成多项务实举措。在筑牢学术阵地防线方面,参会成员一致同意细化学术会议、培训课程的意识形态审查流程,建立 “选题申报 — 讲师审核 — 内容把关 — 会后复盘” 全链条管理机制,明确由党支部宣传委员牵头负责审查统筹,确保学术活动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针对宣传阵地内容优化,会议提出以 “党建 + 科普” 为抓手,推出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具专业性与通俗性的心理学内容,如 “党员专家心理科普讲堂”“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 系列文章,同时规范内容发布审核流程,实行 “双人审稿、支部把关” 制度。在完善网络阵地舆情应对上,会议决定升级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由党支部牵头联合学会信息部门建立 “日常监测 — 风险预警 — 快速处置 — 总结反馈” 闭环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实时跟踪涉及心理领域的网络舆论,对负面舆情第一时间启动应对预案,及时发声引导。
会议最后,邓铸同志表示,学会党建工作需以此次扩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建设作为 “党建强会” 的重要支撑,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学会发展优势,为服务江苏心理学科发展、助力社会心理健康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