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起点和基础,必不可少。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的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教育实践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希望,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果,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强盛。
家庭教育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家庭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
首先,对孩子教育的第一个着力点应该放在良好习惯的培养上。比如孩子写字的姿势,学习时精力集中,不能边吃边学或者边看电视边学习。教育孩子有规律的生活,按时作息,按时吃饭,按时玩耍。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其次,不能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去硬性给孩子管束那些知识性很强的东西。孩子在早期教育中知识的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也很重要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好最为重要,把孩子禁锢在书本的学习上。也有的家长违背孩子的意愿,逼着孩子练钢琴、学书法、学画画等,这样做往往会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结果事倍功半。正确的做法是既重视孩子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又从生活中观察孩子,看他有哪些兴趣爱好。发现孩子对书本知识掌握的很好,就不要再在书本知识上加码。发现他特别爱用彩笔在纸上涂画,可以积极支持孩子去学画画,由于孩子感兴趣,学起来就特别认真,因此进步也很快。
对孩子教育的还应该注重自信心得培养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否有所建树的必备素质,根据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日常表现进行量化打分,避免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如果孩子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就鼓励他试着重做一遍并告诉他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做好。作家长的应该设法使孩子始终看到自己的进步。对孩子应多鼓励、多表扬,对孩子的过错与不足用发展的眼光对待。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