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רҵίԱ�� ��Աע�� ���³�����
人脑的奥秘
您的位置:首页>科普园地>人脑的奥秘

解读人脑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7-12-18

知识是怎么储存进大脑的?大家肯定好奇,来认识一下大脑,就能清楚学习的原理。我们先看这张图:

上面像核桃仁的部分是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中间是沟回;右下角是小脑,中间浅绿色部分是脑干。大脑负责人的一切生命活动,小脑负责运动调节,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上传下达。

 

人的大脑,从受精卵第三个星期就开始发育,在各个年龄段,大脑重量是不一样的。

 

出生:大脑重量约为330g-380g,平均350g,约占成年人大脑重量的1/4(不到);

六月:约占成年人的一半;

两岁:约占成年人的2/3

三岁:约占成年人的3/4

六岁:和成年人几乎一样。

 

脑子里是什么东西?神经细胞。神经细胞长什么样?像这样:


这是一个放大了一万倍的人脑神经细胞,像什么?像一棵树,没错像一颗大树。但是别忘了,它也是从一颗小苗苗发展长大的哦!

 

胎儿未出生时,脑袋发育有三个关键期:

 

3个月:第一关键期,也叫大脑形成期,这个时期妈妈需要摄入大量的植物蛋白,如大豆、花生、芝麻、核桃等;

 

6个月:第二关键期,也叫脑细胞分裂期,这时候植物蛋白已经满足不了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动物蛋白,如肉蛋奶等。人脑神经细胞140亿个的基数就是这个时候决定的,此后不可能再生了。所以脑损伤是万万不可取的;

 

9个月:第三关键期,也叫神经协调期,这时候吃什么都不管用了,需要遛胎,养个狗需要遛狗,养个孩子必须遛胎!

 

孕期9个月的时候,胎位理论上在第30周已经是头位了,胎儿相对来说比较大,母亲遛胎走“三五步”:“走走停”三步,停半分钟左右,走一走再停,又停半分钟左右。当母亲突然一停,受运动惯性的影响,胎儿在胎内会有一个向前惯性碰撞——撞到臀部和后背。撞过之后,毛细血管破裂,皮下出血,其他东西很快被吸收,唯独色素吸收不了,沉淀在皮下。

 

于是孩子生下来的时候看到臀部和后背的青斑,学名叫“蒙古斑”,只有东方蒙古人种才特有的标志。青斑面积越大、颜色越深,说明这个家伙在娘胎里获得的触觉、本体觉、前庭平衡觉刺激越多,将来读书成绩好的几率也越高!孩子出生以后,尤其是3个月之后视觉和听觉的发展,迅速促进脑部神经细胞的发展,从刚才的那幅图您会看到,15个月的时候密得像渔网一样。没错!最初几年的发展几乎是“疯长”;2岁时的突触数量达到成人水平;3岁时突触数量可达一千万亿(2倍于成人),活跃程度也高于成人(2-3倍)。神经细胞有的在出生前已经与其他细胞形成链接,并能支配最基本的生命要素,如心跳、呼吸等,另外的神经则等待后天人为帮助使它们与其他细胞形成链接,以能够认知外部世界并作出反应。

 

0-23岁时期,是婴幼儿大脑爆炸性成长并形成脑神经细胞链接的最佳时期,婴幼儿在3岁时脑细胞能形成300万亿个神经链接(成年人大约为500600万亿个),这是人生最最最黄金的学习阶段。为什么这个时候开始往幼儿园送,懂了吗?为什么我们特别强调这时候要多陪孩子,明白了吗?

 

810岁左右,就会开始突触联系的“剪枝”过程。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很少使用或不用的突触联系就会萎缩退化;不断被激活使用的突触联系将保留下来成为永久性的联系。突触联系的“修剪”过程意味着什么呢?什么联系被留下,什么联系不被留下,取决于环境刺激和早期经验。从下图能看到,孩子14岁时神经树突的密度反而不如6岁了,就是这个道理。


换句话说,六岁以后,大脑神经树突的数量基本停止生长,脑量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了。有人会说:不对啊,我的脸比我六岁时候大多了。那是水,不是脑子进水了,而是脑脊液增加了,防止脑震荡,保护脑子不受伤,脑壳里面瓤的体积没有多少变化。这就提醒人们:孩子6岁之前,摔哪儿千万别摔脑袋;打哪儿千万千万别打头——孩子脑袋周围脑脊液的量有限、保护能力差,外力极有可能导致脑震荡。也有家长追着问,儿子实在不听话,苦口婆心万般无奈怎么办?揍!揍哪儿?屁股。各位有所不知,屁股有坐骨神经,打完瘫痪也很常见,所以屁股也不能打,只能掐。老百姓常说头大的孩子聪明,未必!因为脑积水的脑袋还大呢,聪明吗?不聪明,水货。列宁和爱因斯坦的大脑比平均重量还少50g,你能说他们不聪明吗?

 大脑聪明不聪明,关键在于大脑皮层上沟回的密度、大小:聪明的人,沟壑纵横;不聪明的的人,一马平川。此外,大脑皮层展开后的面积越大,聪明的可能性也越大。

 

头型与聪明也有相关性,什么样头型的人比较聪明呢?

    老百姓有句话,叫“前奔儿金,后奔儿银,前奔儿后奔儿真要命。”前奔儿是说额头又高又宽,下雨都不用打伞的人,这样的人聪明。因为额头里面是额叶,额叶是言语、语言、情绪、情感的中枢,额叶发达的孩子,一定能说会道,将来能当官,所以前奔儿如金。

 后奔是说后脑勺特别大特别突出,睡觉不用枕头,这样的人也聪明,但不如前奔儿,是第二好。因为后脑里面是枕叶,枕叶是视觉中枢,枕叶发达的孩子,目之所及,即能心领神会。

老百姓还有句话叫“上等人一看就会,中等人一教就会,下等人教了也不会”。没人教怎么会呢?就是因为上等人后脑勺儿大,枕叶中枢很发达,看一眼就学会了,所以后奔儿如银。过去的师傅收徒弟,首先就要看后脑勺儿,后脑勺儿大就收过来,后脑勺儿平就不收。为什么?因为教起来费劲,所谓“资质平平”是也。

所以,如果孩子前脑门大的话,将来让他学文科;后脑勺大的话,让他去学工科;如果有人头型就那么前后长,南北脑袋,前额下雨不用打伞,后勺睡觉不用枕头,那就让他学理科,进可学工,退可学文,学什么都成。这就是“前奔儿后奔儿真要命”——这孩子将来发展前途无量!

传统文化是非常有智慧的,过去有本书叫《麻衣相面》,看面相就能大概知道一个人的命运。这并非毫无道理的迷信,是有一定的心理学依据的,只不过那时候不叫心理学,只是经验的简单汇总。举个例子,算命先生说一个人命好,会提到“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天庭饱满指的是什么呢?是说额头又高又亮,前面说过,这叫前奔儿,当然好;地阁方圆,方有两点:一是面方,面方则说明前额比较宽,额角饱满,也就是前奔儿;二是顶方,从上往下看孩子头顶,快成方形了。头颅两侧靠近耳朵的部分叫颞叶,后面叫枕叶,上面叫顶叶,前面叫额叶。能记住什么是各个部分的神经树突的末梢彼此之间建立了暂时神经联系,人脑有两个重要的联络区:颞顶枕联络区和颞顶额联络区,这两个联络区都负责记忆。颞顶枕联络区在头顶后上方的两个角落,动物犄角就是从这个部位长出来,您不信摸一摸,这两个部位是不是很饱满?——聪明的表现!颞顶额联络区在两个额角,再照一照镜子看看是不是也饱满?——十分聪明!颞顶枕联络区和颞顶额联络区在头顶表现为这四个点,记忆力越发达,四个点就铺得越开,看上去都快成方形了,这就是所谓的顶方。地阁方圆中的圆,是指下巴圆。下巴圆说明富态,有脂肪积淀,就是胖,心宽体胖,说明这个人对自己的饮食不去刻意控制,不苛求自己,也会宽容他人。选这样的人当领导最好,跟着他不会太累。

    众所周知,由低等动物向高等动物进化过程中,就是大脑皮层在不断地增加,越是高级的动物,大脑皮层的面积就越大,占的体积也越多。

 

有关脑的三个有趣的问题?

question 1欧洲人聪明还是东亚人聪明?

 

答案是东亚人聪明。研究发现:欧洲人IQ平均100,东亚人IQ平均106,为什么?东亚人是农耕民族,饮食结构以五谷粮食为主,所以食物金字塔自下而上分别是粮食、蔬菜、肉蛋奶。欧洲人是游牧民族,食物金字塔自下而上分别是肉蛋奶、蔬菜、粮食。粮食是碳水化合物,易消化、好吸收,吸收的快,脑袋发育也快;欧洲人恰恰相反。为什么常说吃肉蛋奶耐饿?实际上就是因为消化吸收慢,所以要让我们的孩子多吃粮食少吃肉。

 

question 2在中国人中,是南方人聪明还是北方人聪明?

 

答案是南方人聪明。南方水多,水里鱼虾多,鱼虾里面低链不饱和脂肪酸多,低链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容易吸收,有利于长脑子,所以从今以后要让孩子多吃鱼。

 

question 3大家觉得中科院的院士和工程院的院士,其籍贯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

 

答案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爱熬粥,珠江三角洲爱熬汤,反复熬,食物中的多种氨基酸就容易被吸收。所以从今以后给孩子做饭,要多熬粥、熬汤,把您家孩子熬成院士,记得要学以致用哦!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