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一:
社会困境、不对称与人的合作
刘长江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南京 210097)
摘要:社会困境中的互依结构与不对称关系共同造就了两种不同且稳定的社会知觉模式。与此相应,个体存在两种行为模式,即(1)关注于力量与分层的垂直模式;(2)关注于道德与和谐的水平模式。在不对称社会困境中,那些在社会中占据强势位置的个体更可能采取垂直取向的行为模式,从而做出背叛选择,而那些占据弱势位置的个体则更可能采取水平取向的行为模式,从而做出合作选择。然而,个体动机会改变这种不对称社会结构与社会困境中决策之间的关系。这一观点很好地解释了相关研究,但仍需要深入发展和检验。
报告二:
返回抑制抑制标签的认知神经机制
张 阳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摘要:返回抑制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合理解释IOR同其它各种复杂任务如Stroop任务等的交互作用。抑制标签模型一经提出就因其合理的解释了上述交互效应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迄今为止该理论的一些关键假设(如,暂时中断机制)还未有强有力的证据。本研究利用ERP技术和fMRI对抑制标签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了考察,结果为抑制标签模型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亦对抑制标签模型提出了一定的修订。
报告三:
儿童共情能力的眼动和电生理研究
杨元魁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南京 210096)
摘要:共情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也是利他行为的基础。儿童时期共情能力发展的水平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将来的道德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行为。本研究采用眼动分析技术考察了儿童在观察和识别面部表情时的特征及其与成人之间的差异;此外,采用电生理技术考察了儿童在情绪诱发和体验状态下的皮肤电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整合眼动、电生理(可穿戴设备)和面部表情识别等多模态情感识别和分析技术,建立多模态儿童情感分析和识别系统。
报告四:
移情发展的差异及原因解析
陈武英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21116)
摘要:移情指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共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的倾向,包括认知移情和情绪移情两种成分。移情在学前阶段主要表现出年龄差异,没有性别差异。进入中小学阶段,移情既有年龄差异也有了性别差异。成年期的移情同样存在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而且还有文化差异。移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差异,与个体生理成熟程度、大脑神经成熟程度、社会化程度以及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有关移情差异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理论界定和成分划分不一致、研究结论有分歧、测量工具不统一、研究类型不全面、忽略积极情绪的移情研究等问题,今后的研究要想取得更大的进展,需要在理论上统一对移情概念的界定和成分的划分,在方法上要形成权威的测量工具,加强纵向研究的力度,在内容上要丰富对积极情绪移情的研究,以及从年龄、性别和文化交互作用的角度考察移情发展中存在的差异现象。
关键词:移情;认知移情;情绪移情;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文化差异
报告五:
语言与城市外来工的社会排斥感
伏 干
(盐城师范学院教科院,江苏盐城 224002)
摘要:语言是影响人际心理相容的关键因素,语言使用成了移民能力的体现和身份的表征。语言不通即难以融入,同时还会体验到来自主流社会的敌意与排斥。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语言视角分析外来工社会排斥的主观建构,试图揭示语言对城市外来工社会排斥感的作用机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社会排斥,同时鼓励外来工提高语言能力,积极融入于城市生活。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为对象人群,发放问卷4254份,收回有效问卷4152份,有效回收率97.6%。结果显示:(1)控制其他变量(人口学变量、社会网络变量、劳动力市场变量)的情况下,低语言能力者总的排斥感高,语言口音差异的作用不显著;(2)模型比较中,老家行政区域、朋友数量、外出打工年限、城市经济水平只对高语言能力者具有显著的影响;性别差异主要出现在低语言能力人群中;(3)语言对老家行政区域、有无交往机会、朋友数量、外出打工年限以及换工次数在总排斥感模型中的影响作用大小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即这些因素对高语言能力外来工和低语言能力外来工总排斥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的主要结论:(1)外来工的语言能力水平对其社会排斥感存在显著的影响;(2)语言能力水平不同者,其社会排斥感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存在显著差异,各有关影响因素的预测作用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