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自信的人,不会总是觉得自己很优秀,而是不去评价自己是否优秀,而是沉浸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里。如果一个人总是在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很优秀、自己很有能力,那不是真自信,而是自恋。真正自信的人,是忘记了评价,忘记了评价自己,忘记了别人会评价自己。真正自信的人,他的关键特点是不受评价的干扰。
我们把总是想要去讨好别人这种现象称为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所谓讨好型人格,指自己对别人太好,太关心别人的感受,而不关心自己的感受。换句话说说,讨好别人超出了应有的范围,是一种不正常的好,好得完全不顾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利益。
一个讨好型的人格,会让人过分讨好同事、讨好上司、讨好老师、讨好学生,或者仅仅是讨好陌生人。同是讨好型人格,讨好的对象会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讨好型的人格。他/她需要一个“好”的自我形象,“我是一个好人”对他/她来说,太重要,重要的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实际上他/她不仅是一个“好人”,而且已经是一个“太好的人”。请注意,重点不是“好”,而是“太好”,好得没有了边界。
如果对同事过分的好,或者对上司过分的好,自己的工作任务就会多得超出正常范围,做很多本不该自己做的事情,就会导致自己很疲惫,导致自己跟伴侣的情感沟通不足,甚至影响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如果对老师过分的好,就会太容易接受老师的无理要求,容易被老师压榨,尤其是研究生。如果对学生过分的好,就会给学生太宽松的分数,对学生的课堂管理过分的宽松。如果对陌生人过分的好,就会耽误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容易被陌生人利用和欺骗。讨好型人格的人,不能正确界定“好”的内容和边界,总是把自己的事情耽误,总是把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人耽误。
当然,还有讨好伴侣、父母或者孩子的人。尤其是恋爱的时候,过分担心恋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担心自己不够好,总担心恋人对自己的好是一时兴起,总担心自己的缺点会被发现,甚至埋怨对方不是真的喜欢自己。在对孩子这件事上,也会有过分的好,有讨好的嫌疑。或者说,“我是一个好父母”对他/她已经过分重要(下文里一律只用“他”,“他/她”的搞的太麻烦)。
总之,他总是太好,“我是一个好人”对他太重要,以至于他不仅是一个好人,而且是成了一个只对别人好而不是对自己好的人。别人会说他人很好,可惜,说他很好,只能让他成为一个“好人”,而不是被别人真心赞赏、爱慕和尊重的人。记得异性那句拒绝别人的话么?“你是一个好人,可惜我不喜欢你。”“太好”,落不到真正的“好”。
不自信导致讨好型人格
在英文里面,有一个词叫self-esteem。为什么我们要去讨好别人?最核心的原因就是self-esteem很低。讨好型人格实际上就是一种low self-esteem的表现,越是low self-esteem,就越去讨好他人。可以认为,low self-esteem是深层次的因,讨好是浅层次的果。
Self-esteem源自希腊语,在英文里是一个褒义词。但是,这个词,在中国文化里难以找到对应的词汇(虽然绝大部分文献都把self-esteem翻译为自尊)。这个论断不是我做的,是Wang和Ollendick指出来的,但是我愿意一万遍地引用,因为这个事太有意思了。Self-esteem这个词,在美国心理学之父William James的名著《心理学原理》中的意思是self-satisfactory,中文意思就是对自己满意,所以可以翻译成自我满意。说到这里,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中文里没有与self-esteem对应的词汇了,因为自我满意简称就是自满。
自满在中文里是贬义词,是中国文化一直贬斥的对象,但self-esteem在英文里是褒义词,是英语文化里高度提倡的人格,因此这self-esteem和自满两个词怎么可能对应的起来呢?所以,翻译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文化差异。英语文化高度赞扬“自我满意”这种人格,但中国文化高度贬斥“自我满意”这种人格。因此,在中国,你只能偷偷地对自己满意,但是对外还要虚伪地谦虚,觉得不能说“我对自己很满意”。
话扯远了,还是说self-esteem吧。self-esteem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总体评价和感觉,self-esteem高的人欣赏自己,对自己很满意,喜欢自己。除了翻译为自尊,还可以翻译成自信、自我欣赏、自我赏识、自我喜欢、自我价值感。中国人喜欢把学术概念翻译得特别高大上,而美国人的学术概念本来就很口语化,很“下里巴人”,所以如果非要搞得“阳春白雪”,翻译起来就特别麻烦。我个人觉得翻译为自信或者自我价值感较好,自信跟self-esteem的含义比较接近,但是自信更强调评价,而self-esteem更强调一种自我感觉,所以直接翻译成自信又丧失了self-esteem原有的情绪意味。自我价值感,因为它带了一个“感”字,体现了一种情感体验,但这个词也不能很好地表达self-esteem的意思。在本文中,姑且用自信来代替self-esteem吧。
一个人对自己不自信的时候,他就总担心别人不是真的喜欢自己,总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担心以至于成为一种惯性,习惯到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担心别人的评价,习惯到自己自动化地对别人好,习惯到所有的事情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一句好评,习惯到习惯性地讨好别人。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讨好别人,因为讨好这个词有贬损的意味,如果不是心理上足够强大,他不会承认自己在讨好别人。但是实际上,他确实在讨好别人。
相反,如果一个人很自信,觉得自己很有价值,从来只关心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对他人的评价和夸奖过分在意,喜欢一个人就明确地表达,想念别人的时候也明确地表达,一切都不担心我这么做的结果会不会让对方觉得我太依赖他,从来不特意地去帮助别人以此获得好评,甚至会在自己时间不够、精力不够或者不在自己责任范围之内的时候选择明确地拒绝别人的请求等。所以说,不自信才是讨好型人格的原因,不自信就会让人去寻求肯定,而讨好就可以获得这种肯定。因此,我们必须先讨论self-esteem才能讨论怎么解决讨好型人格。
回顾一下这部分的基本思路,那就是自信是讨好型人格的原因。我们接下来集中讨论的是自信的影响因素。我们只有理解了自信是如何形成的,它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我们才能通过改变自信来改变讨好行为。
讨好型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不安全依恋的作用
在自信的研究中,学者们都一致认为亲子依恋是喜欢自己的最初起源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亲子依恋,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情感上的紧密联系。最初指的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紧密情感联系,但爸爸也跟孩子有紧密的情感联系。
那么亲子依恋为什么会对喜欢自己以及讨好型人格产生影响呢?我们首先来看亲子依恋的表现。一般孩子出生6个月以后,就对妈妈或者其他看护人产生了深深的依恋,舍不得离开,不愿意见陌生人,不愿意被陌生人抱,在陌生情境中有妈妈在场才敢活动,傍晚的时候特别需要妈妈的拥抱和安慰,妈妈离开的时候大哭,妈妈可以用“再不听话妈妈就走了”来威胁孩子,等等。这些都是依恋的典型表现。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依恋呢?依恋理论的创始人Bowlby和Ainsworth指出,这是一种本能,一种寻求安全的本能。孩子把妈妈当做一个安全的基地,离开了妈妈就不安全,有妈妈在才开心。依恋,就是安全感得到满足与否的体现。显然,一个熟悉的人,一个最熟悉的人,一个能随时关心和回应他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的人,一个能为他提供保护的人,在他饿了的时候提供奶水的人,在他大小便了的时候为他换尿布的人,在他困了的时候哄他睡觉的人,在他恐惧的时候安慰他的人,就是能给他安全的人,所以孩子就紧抓着这个人不放手。抓住这个人不放手,就是典型的依恋:这个人在场,他就开心;这个人离开,他就难过。
换句话说,依恋是安全本能和亲子互动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安全本能,包括生理安全本能和情感安全本能。依恋是结果,安全本能和亲子互动是原因。如果妈妈或者爸爸不能回应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要,尤其是情感需要,不能给孩子温暖的“颜色”,不能温暖地对待孩子,不能在孩子孤单害怕的时候陪伴孩子,不能在孩子难过的时候安慰孩子,不能在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鼓励孩子,不能在孩子有所成就的时候肯定和赞赏孩子,孩子就觉得自己不安全,就会形成一种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如果一直得不到爸妈的肯定,就说明自己没有价值,显然自己就不安全,对不对?来自爸妈奖赏可能就没自己的份了,甚至爸爸妈妈可能会把我卖了换钱,对不对?如果爸爸妈妈只关心哥哥姐姐、只夸奖哥哥姐姐,我就不安全,对不对?如果爸爸妈妈只关心弟弟、只夸弟弟可爱,只对弟弟眉开眼笑,从来没夸奖我有能力,我就不安全,对不对?如此等等。当孩子不安全的时候,他们就会焦虑,他们就会形成对自己的消极看法和情感,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就形成了自卑感。换言之,依恋影响到了自信。
同时,自己没有价值,显然是不安全的。别人可以今天喜欢你明天就轻易地忘记你。所以不自信的人,会寻求安全需要的满足。而如果这时候,他们偶然发现,可以通过做鬼脸,可以通过对爸妈的特别关心,可以通过优异的成绩,可以通过对弟弟妹妹的关心,等等,获得爸妈的赞赏,让他们获得安全感,他们就会一直做这些事情。这种行为模式一旦泛化,就形成了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所以说,不自信就会导致讨好型人格。
让我们总结一下依恋是如何影响讨好型人格的。Bowlby指出,亲子依恋会让人形成一种认识:我是什么样的人?别人是什么样的人?安全的亲子依恋会让人认为:我是可爱的,我是有价值的,同时父母以及别人都是欣赏我的。不安全的依恋会让人认为:我不那么可爱,只有表现很特别的时候才可爱,父母和别人都不怎么欣赏我。这就形成了一个关于自己和他人的“自己—他人模型”。所以,安全型依恋的人,他会很自信,不会过分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他对自己的评价很稳定、很坚实,知道自己很有价值,不需要去讨好别人。
相反,不安全依恋的人,由于得不到父母的肯定,由于渴望别人的肯定,就会经常考虑怎样才能让别人满意,会经常考虑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会去迎合别人,别人的积极评价会让他对工作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等等。所以,不安全依恋通过不自信导致讨好型人格,而不安全依恋的原因又是父母的养育方式。
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讨论自信的本质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讨好型人格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父母的养育行为。但是,对于一个成年人,他的儿童时代已经是过去时,儿童时期的生活已经无法逆转,这样就会让我们很绝望。幸运的是,父母的养育行为并不是直接影响讨好型人格,而是通过自信影响讨好型人格。因此,如果我们能改变一个人的自信,我们就能改变一个人的讨好型人格。
但是,改变自信,要首先知道自信的关键成分,以及这种关键成分的关键影响因素。如果我们找到了自信的关键影响因素,而且我们发现可以去改变这个关键影响因素,自信的改变就会迎刃而解。那么自信的关键成分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自信是什么。虽然前面第三部分我们已经对自信(self-esteem)进行了定义,但是这个问题不只是那么简单。
self-esteem是自我评价吗? 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论证self-esteem其实并不是自我评价。
首先,我们很难改变自我评价。虽然这个不足以说明self-esteem不是自我评价,但这是可以思考的一个视角。如果self-esteem是自我评价,那我们或许可以从自我评价入手来改变self-esteem,对不对?但是,实际上做不到。有些文章说,我们可以通过暗示,每天跟自己说:“我很棒”。可惜啊,这只对原本自信甚至自恋的人管用,对self-esteem水平低的人根本不管用。还有文章说,我们可以通过外部评价来改变别人的self-esteem,例如夸奖别人做的好。可是,我们会发现,self-esteem水平低的人,别人夸自己的时候,自己是拒绝的。self-esteem水平低的人,拒绝承认自己很优秀,即使别人都这么认为。他反而认为是别人的评价标准太低了,甚至认为别人虚伪,别人是在欺骗他。
其次,self-esteem水平高的人,是真的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吗?self-esteem水平高,前提条件一定是各方面都很优秀或者他一直得到外部的高度评价吗?NO!我们一定可以很羡慕嫉妒恨地发现:有的人,明明能力不怎么样、相貌不怎么样、家境不怎么样,他自己也不觉得自己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他甚至也明确地表示别人的能力比他强,但他就是表现的很自信。为什么有的人能力不怎么样、相貌不怎么样还是可以很自信呢?原因只有一个,self-esteem不是自我评价,也不是自我评价的结果!Brown指出,self-esteem是一种喜欢自己的感觉,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感,而不是一种评价。所以,把喜欢自己作为self-esteem的核心成分,最合适。我们可以看到,自信的人喜欢看自己,而不自信的人嫌弃自己;我们可以看到,自信的人可以认为自己不优秀,但是仍然喜欢自己,而且自由自在地去争取任务、争取职位,自由自在地去跟别人交往、去追求别人。所以Brown说,高self-esteem不是自我评价高,而是高度喜欢自己。正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可以不优秀,但照样可以拥有高自信。相反,如果我们认为必须有优点才有资格自信,那实际上是认为大多数人都没资格自信,只有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甚至哈佛的人才有资格自信。拥有这种观点的热,永远不会培养出真正自信的人。
再次,我们来探讨一下self-esteem(自信)的稳定性问题。自信被认为是一个人格,那么作为一个人格,它必须是很稳定的东西,对不对?换个角度说,如果自信是自我评价,那么自信一定是高度波动的。但实际情况是,自信是高度稳定的,自信的人总是很喜欢自己,不会今天喜欢明天又不喜欢了。而且,真正的自信,一定是稳定的,不能是自我评价,因为自我评价会因为评价的人和比较的对象不同而不同。所以,著名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家Branden指出,authentic self-esteem(真正的自信)一定是超越自我评价的、不依赖任何评价和比较的、稳定的。实际上,如果自信依赖自我评价,那这个自信一定是虚假的,是假的自信,本质上是低自信甚至自卑,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幸福感和人际交往,等等。
综上所述,self-esteem(自信)的本质可能是一种对自己的情感,是喜欢自己的感觉,而不是自我评价。因此,我们需要从改变对自己的情感入手。
改变讨好型人格:忘记评价、沉浸于事
我们在上一个部分指出,如果自信的本质是情绪,而且自信的关键影响因素也是情绪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情绪入手来改变自信,从而改变讨好型人格。有意思的是,自信的关键影响因素正是情绪。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self-esteem的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理论的第四个层级,指出self-esteem需要的产生以“爱与归属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爱与归属的需要”是什么?就是希望得到爸妈的关爱、情感温暖,当然这个情感上的关爱和温暖也可以来自好朋友和伴侣。马斯洛指出,只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self-esteem(自信)的需要就会出现。换言之,马斯洛认为,情感是自信的重要影响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卡尔•罗杰斯则更加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罗杰斯提出当事人中心疗法,他认为不应该把前来求助的人称作病人,而应该称作来访者或者当事人,因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的潜能,即使是心理疾病患者。他的观点体现了对人的基本信任,所以他的疗法被称作人本主义治疗理论。罗杰斯明确地指出,不自信是很多人面临心理健康困扰、潜能开发不足的关键因素,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立当事人的自信。只要一个人建立了真正的自信,他就能向自己敞开心扉,就能全面、无障碍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一个能接受自己缺点、能追求潜能实现、享受当下生活的自我实现的人。
罗杰斯指出,真正的自信源自情感温暖,培养真自信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情感而不是评价。罗杰斯明确地指出,评价,哪怕是积极评价,都是对自信不利的。罗杰斯提出无条件的、不以满足特定标准为条件的接纳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条件,这个无条件的接纳就是不设立标准,但是评价就是有标准的,所以罗杰斯反对评价,哪怕是积极的评价。一旦我们向孩子进行了夸奖或者批评,哪怕只是夸奖,孩子就知道了大人的标准,就会进行自我评价,就会开始不接纳自己身上的不符合这个标准的行为、能力和性格,就会开始嫌弃自己身上的不符合这个标准的行为、能力和性格,就会自我嫌弃,就会形成条件化的自我接纳而不是真正的、向自己开放的自我欣赏和自我接纳。
所以,罗杰斯认为,只要不是道德问题和规则问题,我们不应该对孩子进行任何评价,只对孩子进行不设任何标准的接纳。罗杰斯认为,积极的、无条件的情感接纳,让孩子处在一个安全的、不需要担心别人评价的环境里,孩子就会真正地接纳自己,形成对自己积极的看法和情感,就会发展出真正的自信。所以说,罗杰斯的理论和Bowlby的依恋理论有共同之处,强调情感温暖和情感安全对自信的作用。罗杰斯指出,提高自信的办法是,忘记评价,关注自己真实的情感,关注自己真实的体验。因为任何一种任务,只要不是有违道德的,忘记评价,沉浸其中,必有沉醉的感觉,必有积极的体验。所以,一旦关注自己的体验本身而不去进行评价,更不关心别人的评价,自己就会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就会对自己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发展出真正的自信。
总结一下,罗杰斯的观点是,忘记评价,不去评价,同时也不去关心别人的评价,体验自己在具体事务中的情绪,就会提高自信。不去评价自己,就会提高自信。正如Brown所说,自信是情绪,是情感,不是评价,所以才可以从情绪入手去提高自信。
但是为什么放弃评价、用心体验,就能提高自信呢?放弃评价会通过四种途径导致自信的提高。一、放弃评价,就会放弃对评价的自我防御,不用时刻紧张兮兮地担心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评价,这本身就可以让自己过的更轻松,有利于形成对自己的积极情绪。二、放弃评价,就会放弃自我防御,人就更加自然,不用担心自己做的事情会带来什么样的评价,说话、做事,都能让自己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形成对自己的积极情绪。三、放弃评价之后的自己,由于说话更自然、做事更自然,更能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喜欢、欣赏和忧虑,就会更能获得他人的喜欢,他人的喜欢反过来又会让当事人更加喜欢自己。四、放弃评价的人,肯定是一个能够面对真实自己的人,必然能接受自己的缺点,也必然能够欣然地去改变自己的缺点和提升自己,因此,这样的人必然越来越优秀,自己也会越来越喜欢自己。在这一点上,罗杰斯指出,人都有成长的潜能,只要排除了评价这个障碍,人的成长潜能就会发挥作用,就会努力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潜能,就会不断地提高自己。
因此,放弃评价,用心体验,就能逐渐带来积极的自我体验,就能培养出真正的自信。反过来讲,总是寻求夸奖,总是评价自己,一定会有很强的自我防御,不能向自己开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更不能向别人开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这样不可能打破原有的不自信所具有的坚硬的外壳。即使是自己能力非常强,但总是寻求评价,他的自信也是脆弱的,也必将因为外部的评价。
激而欣喜、而愤怒、而忧虑,做不到真正的自信。所以,一定不能忘了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真正自信的人,不会总是觉得自己很优秀,而是不去评价自己是否优秀,而是沉浸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里。如果一个人总是在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很优秀、自己很有能力,那不是真自信,而是自恋。真正自信的人,是忘记了评价,忘记了评价自己,忘记了别人会评价自己。真正自信的人,他的关键特点是不受评价的干扰。
总结一下这部分内容,那就是自信的本质是情绪,要想通过改变自信来改变讨好型人格,就需要忘记评价,从情绪入手改变自信,去体验自己做的事情,去沉浸在自己做的事情里,而不是去评价自己,而不是时时提醒自己别人会有什么样的评价。换言之,“我的世界里只有我”,不去留意别人的评价,去用心体验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但同时又“忘我”,因为这时候我忘记了去评价我,心只在正在做的事情上。
改变讨好型人格还需要做什么:提升能力
我们主要论证了讨好型人格是不自信的结果,而不自信又是父母教养方式通过依恋影响的,自信的本质是对自己的情绪,我们只能通过放弃评价从情绪的角度改变自信。但是,我们还有两点要补充说明一下。
第一,改变讨好型人格的第一步是发现自己是否有近似讨好的行为。认真地分析自己是否讨好别人了,认真地划清自己和别人的边界,做一个有清晰的自我边界的人。
认真地想一想,是否每次去帮别人做事的时候,自己就特别兴奋,特别渴望别人的好评,别人的好评能让自己高兴很久,而做自己的事情却远远没有这种兴奋。我个人感觉,如果有这种情况,应该是小时候得到父母的肯定太少,而亲戚或者一般陌生人又很慷慨地夸奖,所以就养成了爱帮别人做事的习惯。
或者认真地想一想,自己是否总是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自己去帮别人做事,仅仅是为了避免别人的负面评价。如果有这种情况,可能是父母脾气不好,总是发脾气,总是挑毛病,自己只能通过做一些事情来避免父母的负面评价和负面的对待,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泛化的防御他人负面评价的行为模式,就形成了讨好的习惯。
意识到自己有这种倾向,就是成长的第一步。作为有完全思考能力的成年人,我们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学会清晰地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哪些事情是别人的事情,清晰地知道自己不应该去做什么事情,在他人和自己之间划一道清晰的界限。不知道自己是谁,就不能清晰地知道别人是谁,就更不能很好地处理跟别人的关系。独立和互相依赖都不可少,但是独立在前,互相依赖在后。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不知道自己是谁,就替别人瞎操心,自己在日常事务中操了别人该操的心、自己在日常事务中替别人做了谋划和决策、自己在日常事务中手伸的太长去做了别人的事情而不自知。所以说,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和别人的界限在哪里,很重要。
第二点,一定要知道讨好没有用,能力很关键。一定要知道,好人不值钱,没有能力的讨好是卑微的,甚至会被别人知觉为你的讨好是有目的的,只有能力才能为自己赢得持久的尊重。
首先,对于真自信的人,也许不需要有能力来支撑,但是对于本来就不自信的人,能力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培养能力,对提高自信,对提升自我价值感,会非常有帮助,所以持续的、艰苦的努力,也是不可少的。其次,我们一方面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学会放弃评价,体验自己真实的情感,二者不可偏废。如果只放弃评价而不努力,恐怕自信也是一场空谈;如果只努力、只强调超越别人,恐怕更执着于评价而永远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他人。
鲁迅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想说:真正的英雄,敢于放弃世间的评价,敢于正视一无所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