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或与科学研究有关的一切活动一直被看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 科学活动已不再仅仅是人们因热爱知识所做的追求与奉献, 而是成为从事科学研究人员谋生的职业, 从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功利的色彩, 科学研究的诚信问题受到了质疑。随之而来的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就像疾风骤雨, 重在揭露丑闻。而从科学层面和管理层面需要的是真正从学术角度不但关注和重视学术诚信问题, 而且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探讨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学术诚信问题, 从而建立相应的防范体系和制度。
学术诚信( integrity)是指人们对科学研究、 学术行为的诚实性和真实性。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常以学术不端行为( scientific misconduct)来概括学术诚信方面出现的问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 2007年 1月发布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 (试行 )》中明确指出, 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 抄袭、 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美国联邦政府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是指违背研究诚信的研究活动, 通常包括对研究成果的捏造(fabrication)、 篡改(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 简称为FFP, 除此之外还包括严重背离科学界普遍认同的其他行为。
一般情况下, 舆论报道常常采用科学欺诈、学术腐败、科学造假等词汇来描述所披露的事件;而学术性报道则多采用研究诚信、研究伦理、学术不端行为或科学家的不端行为等词汇来分析事件发生原因或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
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包括:有关学术单位党政领导的充分重视,引导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教育与管理当作单位职业道德教育和梯队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建立独立机构(全国的及各单位的), 有效防治学术不端行为;不隐瞒、遮掩学术诚信中存在的问题;重视科学伦理和法律等方面的教育, 发挥高年资科学工作者的楷模作用等。
尽管正视处理自己身边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学术不端行为是一件不愉快的事, 但是, 为了保持科学研究对人类和未来的崇高使命、保持科学研究环境的纯洁、 保持人们对学术和科学研究的信任, 重视学术不端行为、积极制定预防和治疗的对策是科学作者、行政管理人员、科研管理专业人员、及广大知识分子应该共同负起的责任。为了对科学负责,不要怕得罪人,不要怕被人反诬。只有无私才能无畏。
王海燕、李惠芳、宀洁.《学术诚信问题的探讨》.北京大学学报,20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