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现象,是互联网企业加班的代名词,即平时上班时间长、周末也要加班的现象。随着996现象在中国IT企业中的泛滥,很多IT员工已经投奔无门,甚至出现过劳死的现象,应引起社会及相关部门重视。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后,我们形成了“永远在线”(always on)的工作文化,由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人,我们已不再有工作和生活的完全区隔,在周末、度假时收发邮件、处理工作也变成了很正常的事情。
但除去这些客观原因以外,在很多时候,让我们过度工作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我们是被自己的心理因素所驱动,而选择了加班。
许多内在的动力都会驱使我们过度工作,比如野心、贪婪、焦虑、内疚、享受、骄傲、对短期奖赏的渴望、证明自己等等。研究表明,以下几种情况容易使人们主动选择过度工作:
1. 讨好型人格:
讨好(peoplepleasing)是一种“总是忍不住取悦他人”的人格模式,他们会讨好所有人,除了他们自己。对于他们来说,别人的事情总是最重要的,公司、领导和其他同事的利益永远高过自己。因此,他们会表现出过度的责任心,希望能够帮别人完成不是自己份内的工作,不会拒绝他人的请求,为了让别人满意而熬夜加班。在工作中,他们总会给人一种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体贴靠谱的印象,而忽视了自己的观点、喜好和感受。
不幸的是,如果你是一个讨好者,你需要知道的是,虽然总会被评价说“你人真好”,但你所以为的“帮助”对自己和团队都没有好处,既拖累了自己,也干扰了团队的工作流程,还剥夺了他人学习和自我发现的机会(Rhea Wessel, 2015)。
2. 轻躁狂(hypomania)状态:
在过度工作的人当中,有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是天生的“短睡眠者”(short sleepers),即每天只用睡3-6个小时,不需要咖啡因和补觉也可以精神百倍,保持工作和生活。
然而,匹兹堡大学的精神病学家Daniel J. Buysse(2001)研究发现,在所有自以为是短睡眠者而过度工作的人中,只有5%是真正的短睡眠者。其余的人很有可能是处于长期的轻躁狂(hypomania)状态而不自知。
轻躁狂指的是在生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表现出持续欣快或急躁的心境状态,往往伴随睡眠需求减少,变得外向、好斗和精力充沛。Buysse让12个“短睡眠者”和12个普通对照组的被试分别做了一系列测试,其中有一个名为“生活态度”测验、但实际上是用来检测轻躁狂的测试。结果发现,“短睡眠者”的轻躁狂平均得分是普通被试的两倍。
Buysse说,在我们经常所见的“成功人士”中,这样的人比例很高。他们语速飞快、兴致勃勃,永远不知疲倦。
3. 工作相对是更容易应付的压力(家庭生活比工作压力更大):
1997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社会学家Arlie Russell Hochschild提出了新的现象:家庭生活已经变得如此压力重重,工作其实比办公室以外需要面临的压力更小,以至于人们甚至愿意超时工作,来逃避生活中其他的压力。这种现象在女性和有孩子的家庭成员身上更为普遍(Damaske, 2014)。
Damaske(2014)等人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了这种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正把办公室,而不是家庭,当做抵抗外部压力的避难所。122名志愿者(包含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人群)接受了用于衡量生理压力水平的皮质醇测试,这种激素的平均水平在他们工作的时候保持平稳,当他们在家里的时候却激增。有趣的是,在被试的主观报告中,并没有显示出工作和家庭环境中压力的差异。尤其是高收入人群的报告中,在家庭中感受的压力水平反而显著低于工作场域。也就是说,虽然他们的身体明显反映出在家庭里的压力更大,但他们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主动选择逃离家庭,前往办公室。
Damaske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在家庭生活中的卷入更深,你不得不面对而在工作中,“你仍然知道自己可以随时退出,可以找其他人帮忙,甚至可以离开——离开你的老板,或者这段不快乐的工作,但在家庭中则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