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不打不成器”、“黄荆条下出好人”......诸多民谚所谈,似乎在说“棍棒”教育值得效仿。“棍棒底下出孝子”之说,是否靠谱呢?
人们遍查经典,还真找到了名人说之依据。我国战国时期有位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曾说“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慎子·逸文》)。此为何意?韩非子是接受荀子“性本恶”思想的,认为人本性“恶劳而好逸”,须用厉法规约,避免其“上房揭瓦”。遇到恶性成习之人,必严惩治以匡扶正义。后来,在我国民间也确有对“不肖子孙”进行“家法伺候”的事例,这家法伺候有时会很严厉,甚至有绑起来打、吊起来打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惩戒,避免再犯错。
如若棍棒之下果真出了孝子,是不是说这“子”“皮痒”,打了才会孝呢?当然不是。这里有两点要澄清:一是打而有度、打而有理,按现在话说,就是打的强度还在身心承受范围之内,而且要就事论事的打,让被打的孩子知道是自己错在了哪里才会招致长辈生气甚至暴怒;二是,如果动用了“棍棒”还不至于亲子关系破裂,需要有牢固的亲子情感基础。在这些前提下,被惩戒的子孙能深刻体会到长辈的良苦用心和期待,痛改恶习,成就更优秀品性,成为“孝子”也不奇怪。
棍棒孝子说,确有例证:“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力不能使痛,是以泣。’故曰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于色,深受其罪,使可哀怜,上也;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其色,其次也;父母怒之,作于意,见于色,下也(汉·刘向《说苑·建本》)。”
说的是汉代韩伯俞和他母亲的事。伯俞从小如有犯错,其母以手杖击之,伯俞后来成为有名的孝子。表面上,这“孝子”是杖出来的,其实是母子情深,严格要求培养所致。
正所谓,学习我国古代传统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各种体罚方式甚至棍棒相加的方法就是糟粕,要扬弃,尽量不用,更不能用之过度而致残。“棍棒孝子说”中的精华则是:以疼爱为基础,严格要求,处罚有度,处罚有理,处罚有据。处罚只是教育子女的辅助手段。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因此“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家庭生活,要有一定的法度和规则,教会孩子朴实真诚,尊老敬人,善待他人,如此培养出有家国情怀的孝子,岂不更好?!
那些曲解了“棍棒底下出孝子”本意的年轻爸妈们,如果还信奉体罚,甚至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现在需要作出改变啦。建议他们至少去做两个事:一是读一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二是去参加有关专业机构或学校、社区举办的“家长学堂”,学学不用“棍棒”也能出“孝子”之法。
作者:
何晓玲,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邓 铸,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