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רҵίԱ�� ��Աע�� ���³�����
学术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术动态

2015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系列(六):新常态下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5-11-26

“新常态”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执政新理念的关键词。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高校工作的大逻辑。

一、新常态下高校学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其核心在于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和内涵升级。与之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也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总体系的重要子体系,学风建设同样要坚持质量为本、结构为先、特色为存、发展为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增强生命力、吸引力和创造力,从而发挥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全局性重要作用。

1.坚持质量为本。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最本质场所是课堂,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着学风质量。根据清华大学连续两年开展的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2010)显示,生师互动和学业挑战度是清华大学学生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学生最主要的差别,271%的学生表示“学习表现从未得到任何教师的及时反馈”,这一比例在美国高校学生中仅为7%左右。这种现象在国内高校普遍存在,“手机上网流量决定上课质量”、“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等校园流行语即反映了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真实评价。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636%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不喜欢上课的原因在于“有些课程内容太乏味”,605%的受访者认为“有些教师上课太乏味”。由此可见,新时期加强学风建设必须把握住课程和课堂教学质量这一根本,集中精力抓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工作,让学生被课堂教学深深吸引、深受启发,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真正价值。

2.坚持结构为先。近年来以学分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改革在高校全面展开,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学分制改革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时比重、成绩权重差异过大,必修课考试成绩仍然是影响学生评价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某些高校为了追求“公平”甚至仍然将此作为唯一因素。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功利化、浮躁化、投机化学习态度,以“有用”作为学习动力,这里的“有用”主要是指课程成绩的影响作用。学分制推行中出现的另一个弊端是单以教学学时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指标,未能科学体现教学质量、教学成果,导致课程教学内容滞后、形式单一,有些课程教师和学生都存在“走过场”心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从教学结构调整入手,统筹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的比重,赋予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自主权,改变一套标准考核模式,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化的兴趣、志向学习。

3.坚持特色为存。不管高校是什么类型,处在什么层次,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衡量,不是比规模、比大楼、比论文,更重要的是比内涵、比特色、比贡献。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发展和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的普及,以“慕课”(MOOC)为代表的开放式在线学习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高校领域也相应出现了争论,即面对国外一流大学的在线课程,我们的课程吸引力体现在哪里?一项针对50名浙江省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70%的教师“知道慕课并在研究慕课可能带来的教学改革冲击”。事实上,开放式课程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一所高校因其教育理念、发展历史、社会贡献等综合而成的特色文化,才是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因素。推动学风建设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在全员育人的观念下,把学科专业自身价值和学校文化、历史传统充分结合,强化课程特色,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学习、文化养成、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

4.坚持发展为要。近年来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校学风带来较大冲击。一方面,学生认为教学计划和社会需求脱节,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参与实习等活动中;另一方面,教师认为学生“过于浮躁”,缺少研究精神和踏实态度。这一矛盾已经明显反映在毕业生就业质量上,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研究院)显示,有31%2013届本科毕业生认为“学非所用”,报告同时提出:“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由此可见,就业观、用人观与学校的教育观、学风观是息息相关的,只有把学校的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学业、职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围绕学生的成长发展,而不单是教学任务或市场需要,才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加强学风建设,最终要体现在对学生发展的有效引导、切实帮助和全面服务之中。

二、新常态下加强学风建设的基本途径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紧迫任务。实现高校学风建设的新常态是一次从思想观念到实际执行的系统而深刻的变革,不触及教育教学的核心层面就不可能取得实效。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明确教育教学的方向性、基础性、服务性原则,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程改革,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全球高等教育变革潮流,充分发挥学分制对学生自主学习、个性成长的导向作用,赋予教学计划更大的弹性空间,允许学生对专业有试听试学、二次选择机会,对本科生加强通识课程培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养成。教学改革的难点是师生关系的重塑,只有建立起师生平等、充分沟通、共同探讨的良好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才能将学生牢牢吸引在课堂之上,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才有落地的保证。近年来,部分高校探索开展的“大师学者上课堂”、“小班研讨课”等模式就是发挥教师导引作用的有益尝试,值得借鉴推广。教学改革的创新点是运用国际教育资源,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既是国家战略要求,也是学生适应未来国际竞争的必然需求,既然在线开放课程已经逐步影响到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何不将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将在线课程纳入学业评价体系之中,指导学生理性选择国外大学的课程资源。同时,高校还应进一步加强与国外一流高校合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学生交流交换项目,使国际化体验经历逐步成为一名创新人才的“必修课”。

2.建立学业辅导机制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高校学风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学风问题的主要矛盾是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科学,因而造成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引入国外高校比较成熟的“学业辅导”制度便是应时、应需的有力举措。我国高校在学生的学业辅导方面的做法还比较自发和零散,形式上多停留在高年级优秀学生分享、应试答疑辅导等活动层面,应当借鉴国外一流高校的经验,尽快建立全校统筹、院系协作、多元参与、运行有力的学业辅导机制,充分整合专业教师、辅导员、离退休教师和优秀学生等资源,以实体化的机构、体系化的设计、全员化的支持开展学业辅导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将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培养结合起来。除了切实做好对学业有困难学生的学习帮扶,更应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面向当前学生日益凸显的个性化、高层次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分层次、有重点地做好对具有学习专长和独特学习需求学生的指导服务工作,从而营造一种适合学生个性成长和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育人氛围。

3.实现生涯规划联动是关键环节。不可否认,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给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需求产生深刻影响,给高校学风建设带来较大挑战。根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所做一项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趋于稳定、教育质量成为关注的重点,“加强个性化教育、注重非认知能力的提高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这启发我们应当从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中寻找学风建设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规律,主动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风要求与其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对接起来,体现学风建设服务学生发展的作用。学风建设与生涯规划联动,并不是一味“迁就”市场需求、降低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而是增强学风建设的适变性、回应性、引领性的本质要求。实现学风与生涯规划联动,首先,要打通传统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界限,推进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共青团组织形成合力,从更高的角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把知识、能力、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实现“全人教育”。其次,要挖掘学科内涵,构建学科意识、学科能力、学科精神相统一的新型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了解所学专业的研究、应用价值和社会需求,在制定职业规划时能够明晰专业价值,避免出现盲从“实习经验”、忽视学业基础的错误意识,形成理性就业观念。再次,要重塑基础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人才要使其具备扎实的基础能力,这些能力也是其从事职业工作的“看家本领”。特别是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应当大力加强数学、计算机、外语、工程设计和写作表达能力的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思维培养和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双赢”。

4.塑造特色学风文化是必然选择。学风文化具有价值导向、情操陶冶、行为约束和社会辐射等作用,学风文化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激励的重要功能,不同高校各具特色的学风文化是培养学生丰富多彩个性的“熔炉”。塑造特色学风文化,一是要弘扬学校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并传承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积极宣传和弘扬学校的办学特色,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将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质内化为自觉的精神追求。二是要营造浓厚氛围,针对学校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形成各院系、专业教师、教辅人员、学生工作人员等全员参与、协调顺畅、分工合作的学风建设的良好局面。人人参与其中,形成工作合力。三是要注重激励导向,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勤于学习、勇于研究。宣传推广杰出校友、师德标兵、优秀学生在学习和研究方面的先进事迹,评选学风建设典型榜样,形成富有营养的学风“空气”。四是要突出人文艺术素养教育的启迪作用,抓住美育富有的心灵教育内涵,给严肃、规范的学习学术过程植入鲜活的人文艺术“血液”,将科技创新和艺术实践教育紧密结合,丰富学生思维,开拓学习思路,实现以美促学、以美育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创新灵感的涌现。

5.健全评价激励体系是重要保障。加强学风建设,最终还要建立一套体现质量、特色的评价激励制度体系。从学生激励层面来讲,应实现分层分类式评价制度改革,改变过度依靠必修课学业成绩决定学生发展机会的导向,为“通才”学生提供成长平台,也要为“专才”学生开辟涌现渠道,使每一名学生在付出努力之后都能得到相应的认可。钱学森曾说:“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这启发我们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努力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从教师管理层面来讲,要改革教师业绩考核评价制度,探索聘用制、年薪制等多种方式,把教书育人放在教师职责的首要位置,激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和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之中。从学校治理层面来讲,要继续突出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充分给予各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自主权,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试点学院”、“试点班”等有益探索,通过试点建设,以目标驱动的方式积累促进优良学风建设的有益经验,进而以点带面,带动学校整体学风质量的提升。

 

于成文,刘冰新常态下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6).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