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智能化的时代中,每个人都步履匆匆,中年人的行囊中不仅背负着自己的事业和衰老,还装载着父母的健康、子女的学业、感情的经营等重担,“焦虑”已然成为中年人的代言词。尽管如此,别人的眼睛和自己的身体似乎已渐渐麻木,习以为常。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打破了常规的生活方式,却也给了中年人回归家庭、厚积薄发的机会。
问:随着疫情的发展,我的心情从些许轻松发展到焦虑不安,这是怎么回事?
答:初期,你很可能认为疫情与你的现实关系不大、心理距离较远,把假期视为可以卸下行囊的好机会。而且,压力事件中的自我恢复能力越强,即心理弹性越大,越容易体验到积极情绪。随着疫情范围的扩大,你与“新冠”的心理距离缩短,自我安全感受到威胁,苦恼、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发生概率提高。更何况,相比于其他群体,中年人的焦虑范围广泛、内容复杂且形式多样。所以,情绪实际上是我们对疫情产生不同认知的结果。
中年期的焦虑(林崇德, 2009)
问:疫情期间,特别想与家人朋友待在一起,是我越来越脆弱了吗?
答:首先,每个人都有亲和动机,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结群交往,希望相互支援陪伴的内在需求。其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于1959年做了一项实验,他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参加者,然后控制他们的恐惧程度,再给每个人一个亲和的机会。研究结果表明,恐惧程度越高,亲和动机越强。所以,你不是变脆弱了,只是想寻求一些社会支持,以降低对疫情的恐惧感。恰好,这也可以弥补终日忙碌的你无暇陪伴家人的遗憾,因为不知不觉间,40岁的你,人生路程已过半。
问:面临类似的公共危机事件,有哪些心理防护方法?
答:除陪伴家人、学做美食、整理琐碎、适当运动、聆听音乐等居家情绪调试方法外,还有3个心理学专业方法可以选择。① 叙事疗法,家人围坐一起讲一讲疫情带来或好或坏的改变,慢慢理解和接受自己、他人的感受,会将负性情绪消减大半;② 积极关注,在关注负面信息的同时,别忘记多多关注疫情防控所取得的进展、成效等正面信息,积累正性情绪;③ 心理支持,每个家族都经历过生命中的诸多变化,克服过各种困境,互诉生命故事,了解家族生命史,从中获得心理支持,产生积极体验。
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请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才能带领家人携手战“疫”。因为,小家的安康幸福,就是为国家的安定昌盛做贡献!
作者简介:
于战宇,江苏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