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道德建设之身边的榜样——采访李小平教授
发布时间:2019-12-11
本期嘉宾:李小平教授 嘉宾介绍:李小平,男,江苏南京人,博士,教授,曾任南京市鼓楼区第十一、第一届(与下关区合并后)政协委员。1982 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 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南师大工作,2003 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8 年 1 月至 2009 年 1 月先后在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 学和人事测评,目前的研究内容为社会稳定性、社会冲突及权力心理等。 心理学初探 问:李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我们比较好奇,是什么促使您选择学习了心理学,并且一直在心理学的领域钻研下去? 答:其实我本科学的是自然科学,硕士是在东南大学读了哲学,后来硕士毕业写的论文是大脑和意识的关系。在东南大学期间,有南师大的老师来做了一些心理学的讲座。通过这些讲座,包括自己的硕士论文的写作,慢慢熟悉了心理学。硕士毕业后,机缘巧合就到了南师大教育系参加工作了。那时候需要给全校的师范生开设心理学公共课,而我当时自己都没有学过心理学,所以我花了很多的精力去备课,就是这样边教边学,慢慢在这个领域工作到了现在。我也会和其他老师开玩笑,说我是“杂牌军”。当然我作为“杂牌军”,可能基础不如其他老师强,但是我也有一个优势,就是从理科的角度,我对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想要一个实证的、尽可能理性的、逻辑化的解释,我受到了两个领域的思想的影响,一个是自然科学,毕竟我学了四年,第二个是就是哲学,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一个是非常实证的思想,一个是非常思辨的思想。 问:您为何会选择研究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内容呢? 答:其实我在零几年开始就进行社会心理学的教学了,因为我本身接触心理学,就觉得认识自我,了解人性,由此去了解社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没有心理学,我们整个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不会到今天这样一个程度,很多心理学的研究,你一定要去探究它有什么用,这不是一个应该对待心理学的态度,心理学的很多的研究探索的就是人的本性,我们由此知道人的各种心理变量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至于如何去应用,这本身不是研究者的任务,研究者将结果发表和展示,通过研究者对于因果关系的揭示,再去改变这个原因,或者说促使另外一个结果,我觉得这就是心理学最大的价值。心理学的很多的研究探索的就是人的本性。我也更多地希望从社会的层面去关注人,关注人如何在他的天生的自然的秉性之外,受到环境的影响,变成现在的人。 心理学专业素质 问:您觉得作为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在本科阶段应该要锻炼哪些方面的能力? 答:我觉得这包含两点。第一点就是要熟悉心理学的研究,而熟悉心理学研究的必经之路就是看一些最好的研究和论文,需要仔细地去看,去看研究的方法,我们大家都会有想法,但是怎么去实现,就是有关方法的问题了。通过看一些论文,就是学会如何去训练自己形成一种严密的对方法的思考和设计,并且最终把方法付诸于操作。如果说你不看论文,你绝对产生不了思想。作为本科生,哪怕是模仿一个实验,重复一个实验,都是很有意义的,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本科生还是要扎扎实实的从方法训练开始。 第二点就是理论思维,但是理论思维没有什么好办法,没有什么捷径。 问:您说过做研究有时最困难的就是要有想法,您觉得什么样的内容会启发您产生一些好的观点和想法? 答:其实我看了不少书,开始看的是一些哲学书,一些对人的分析,后来又转向对社会阶层的分析,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有阶层,会有低阶层和高阶层或者是中等阶层的人,他们在社会心理上有着巨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又是从何而来?对于这种社会阶层的差异,往往与权力联系在一起。权力其实并不仅仅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历史角度的书会以一种叙事手段去描绘它;哲学角度,又可以有一种抽象的解释。但罗素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权力,你就不能真正去理解权力。” 因为其它学科讲权力,都是在讨论它的作用和影响,它的结构。而“为什么有的人有权力欲,有的没有,这种个体差异来源于何处?个体在有了权力后又会产生哪些心理和行为上的表现?”这时候我就发觉有很多东西可以去做,于是我就开始了一些与权力有关的实验。 问:在您看来,如果本科生想要从事心理学相关的科学研究,那么应该锻炼怎样的品质? 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胡适以前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谓大胆假设就是说你要有独立的思想,要具有批判思维,本科生千万不能一味去理解知识,记忆知识,复述知识,成为了所谓的“好学生”。我们最想培养的就是学生能够产生独立想法的能力,能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问题是一切创新的源泉。本科生要逐渐学会自己选题,查阅文献,和设计实验,如果仅仅只是理解书本,就失去了科研与创新的能力。在大胆假设后的第二步就是要小心求证,要为你的假设设计严密的、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假设。要做到这两条,首先思维要放开,去自由地大胆地不受约束地去探索,提出你的想法,然后就是你的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力。 本科生未来发展 问:李老师,我发现如今有一个比较困扰本科生的问题:心理学本科的内容很多,方向也很多,许多学生往往匆匆忙忙度过了前几年,而在即将升学时对未来选择感到困惑,感到苦恼,您对此有没有什么建议? 答: 我觉得在一开始,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这件事,是非常正常的,你们不需要把它看成是一种不好的,或者说是对未来产生消极影响的事。我觉得这是一个中性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的确需要“东看看,西看看”,才知道哪条路你可以走下去。家庭环境会造成影响,受到这方面影响的人一般早早就决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了,但更多的人可能周围并不具备为他提供信息的环境,所以对于未来选择有很多不确定。在你做决定之前,学习到的各门课程,各个领域,要去好好看一看,走一走,不要马虎,不要偷懒,真的去了解一下,那么到某一天去做决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轻松。国外很多学生毕业后都不会选择考研,而是选择先去工作一两年,好好想一想再做决定。总之,这个问题不应该是一个负面的事情。 问:《长江心理学刊》作为本科生自主创办的期刊,主要的人员也是由本科生来担任,如今第五期也即将出刊,老师您对学刊,对我们本科生有什么期望或建议吗? 答:我希望本科生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更深地在心理学这个领域进行探索,能够产生更多的想法,而不是单纯地去学好每一门课,更不是仅仅去获得一个好的考试成绩。希望你们的刊物能为实现这个想法提供一个园地。另外就是我觉得你们从同学的投稿中,可以发现同学们的一些特点,如果有一些启发教学的灵感也可以反馈给老师,看看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怎样才能使大家有更好的想法,写出更好的文章。